人教版生物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内容摘要:
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C. 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 D. 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 反应 16. 吲哚乙酸是 A. 植物生长素 B.垂体生长 激 素 C.性激素 D.脑激素 17. 科学家做过如下试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 (如图 );另一试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试验。 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 、乙都含有生长素 B. 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18.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降低成本 ,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 ,乙烯促进果实生长 19.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 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D. 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20.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抑制了芽的生长 B. 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C.生长素对根、芽、茎 3 种器官生长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D. 3 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茎>芽>根 二、双项选择题: ( 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6分 ,只选一个且正确者得 3分。 其他情况不给分。 ) 21.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22.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B.递质是一种电信 号 C. 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23.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HIV病毒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B.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 T细胞产生抗体。人教版生物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相关推荐
(3) ,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4)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5 )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6)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7) 衣 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 (8)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答案】( 1)燕然未 勒归无计( 2)只恐双溪舴艋舟( 3)槲叶落山路(
其中一件赚 25%,另一件亏 25%,那么这两件衣服卖出后,商店是 ( ) 8 元 8 元 D. 赚 8 元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 A)。 342 xx ( B)。 0x ( C)。 12 yx ( D) .11 xx 方程 212 x 的解是( ) ( A)。 41x ( B)。 4x ( C)。 41x ( D) .4x 二 .
装置,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部分轨迹,在轨迹曲线上取 A、 B、 C三个点,测量得到 A、 B、 C三点间竖直距离 h1=, h2=,三点间水平距离 x1=x2=,g取 l0m/ s2.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______m/ s. 1斜面长 100cm,高 60cm,某同学以质量为 400g的小车沿斜面下滑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从记录小车运动的打点纸带上选取了 A、 B、 C、
4.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5. 地面上的木箱重 100N,当用 20N 水平向右的力推它时,木箱没有动,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 N,方向向。 当木箱受到 30N 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 是 N。 6. 如图, A、 B 两个滑轮中, A 是 ______滑轮, B 是 _____滑轮
( 2) 在图 7 中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2 分) ( 3) 图 8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 它有两种接通方式。 短时间使用时按下按钮。 长时间使用时向前推动滑键。 请观察它的结构,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其相应的电路图。 ( 3 分) 四、实验探究题 ( 25分) 1( 6分) 俗语说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开水真的不响吗 ?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
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 ( 1分)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是深冬啦,我们可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 1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例:漓江的水真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