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单元练习二内容摘要:
的部分是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卵黄系带 二、想想填填: 1.生物体 的过程叫生殖。 2.有性生殖后代 来自两个亲本,因而具有 更大的 和 ,因此对于生物的 有很大的意义。 3.将海星碎割成小块,只要小块上带有部分中央盘,就能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海星个体,这种再生作用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4.菊花既能进行无性繁殖,又能进行有性繁殖,请回答: ⑴ 如果要保持某菊花的优良特性,宜用 生殖来进行繁殖,具体讲是 , 原因是。 ⑵ 如果想培育新品种的菊花,多采用 生殖方式繁殖,原因是。 5.家蚕的发育需经过 、 、 、 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 和 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蝗虫的发育经过 、 、 三个时期。 而且 与 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6.鸟类的生殖过程一般包括 、 、 、 、 和 等阶段。 三、明辨是非: 1.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实际上运用了扦插的繁殖方法。 3.蝗虫的成虫不再长大,也不再蜕皮了。 4.从蝗虫的发育过程看,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成虫期。 5.蛙和鸡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 6.“金蝉。八年级生物单元练习二
相关推荐
阅读课文 P47图 3— 6a、 b、 c, 光来自何处。 什么是光源。 太 阳 点燃的蜡烛 开亮的电灯 自行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 : 极光 极光 发光的水母 生活中的事物哪些是光源。 不完全燃烧的煤气火焰 完全燃烧的煤气火焰 烛焰 激光束 灯光 光源 思考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如太阳、闪电等 如烛焰、火焰、通电的电灯等 萤火虫、电灯、蜡烛、月亮、红宝石中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 2.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毫米及以上书写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注意事项 错误填涂 正确填涂 ● √
不变 C.体积减小,质量增大 D.体积不变,质量增大 9.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 透镜的距离是 10cm时,在透镜另一 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该透镜的焦距是 10cm 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20cm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该透镜可作放大镜使用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5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
2 =R总 - R 1 =150Ω- 65Ω = 85Ω 得: 电阻 R 1与 R 2串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 24V, 如果 R 1= 80Ω,通过 R 1的电流 为 ,求 R 2。 分析 U =24V I 1 = 由:串联电阻特点 R 2 =。 R 1= 80Ω 得: 解: (已知) (已知) 由: 得: R 总 的 电阻是: R 2 的 电阻是: =440Ω+ 660Ω=1100Ω
行 为在起作用。 ( 2) 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声的。 ( 3)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42.( 6分)在探究“蚂蚁的行为”的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提出的假设是 ;你们控制的变量有 个,是 ;你们探究的结果是。 用一句话,说说你参与这个活动最大的 感受。 43.( 6分)请在下图序号后,填上家蚕各个发育阶段的名称。 3 ( 2)将序号按发育顺序排列
结论:人耳能感觉到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 也叫做音量。 什么因素决定响度的强弱呢。 探究实验一: 将一把直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 ,重复上述实验。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什么叫做响度。 振幅决定响度。 振幅越大 , 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结论 ① 桌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