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化学内容摘要:

的密度为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的2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74分) 三、(本题包括 2小题,共 23 分) 20. (10分 ) 如图所示,在一个烧瓶中充满气体 A,打开①处的止水夹并向烧瓶中缓慢通入等体积的气体 B后关闭该止水夹,待充分反应后再打开②处的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表回答打开②处的止水夹 前后. . 烧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按要求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实验序号 气体 A 气体 B 现象 A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②处止水夹前 打开②处止水夹后 ① 2SO SH2 ② 3NH HCl ③ 2O NO ( 2)分别完成以上三个实验后,烧瓶内剩余气体最多的是(填实验序号)。 21.( 13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 )NOHC( pzyx 的分子组成。 取 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 222 NOHCO 和、。 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 1)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 a,关闭止水夹 b,通一段时间的纯氧,这样做的目的是 ;之后则需关闭止水夹 ,打开止水夹。 (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填装置代号)。 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 ( 3)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装置 D的作用是 ; ( 5)为将 2N 所排水的体积测准,反应前应将连接 E和 F装置的玻璃导管中充满 (水、空 气或氧气),简述理由。 ( 6)读取 2N 所排水的体积时,要注意:① ; ②。 ( 7)实验中测得 2N 的体积为 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得到的数据有(填字母)。 ( 8)如果将装置中 B、 C的连接顺序变为 C、 B,该实验的目的能否达到。 简述理由。 四、(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5 分) 22.( 6分)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里,关于二氧化锰的催化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解释。 鉴于反应制得的氧气中有氯气的气味,生成的氯化钾又略带紫红色的客观事实,一种分析认为其反应过程如下: ①  CBA2M n O2K C l O2 23 ②  CM nODA2 2 ③ B+D=2KCl+ CMnO2 试判断:( 1)氯酸钾分解的总反应方程式。 ( 2)反应①中的氧化剂是 ;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按上述的反应过程,若要制取 mol氧气,总共有 mol电子转移。 23.( 9分)下图 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