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暑假语文阅读巩固性测试内容摘要:
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 ” 那时我家住在嘉兴。 有一天父亲带我们到烟雨楼去玩。 当我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 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叫我不做声,而他却聚精会神地去“偷听”他们的议论。 其中有个人说:“丰之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 这 . 难道是时髦的吗。 ”其实这叫做“意到笔不到”,可以更含蓄,更(发人深省 耐人寻味 意义深长 给人启示) ,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 但是父亲还是吸取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了更大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达没有无关的面部的神情。 1. 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选择恰当的词(画横线)( 2 分) 2. 第四段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 ( 2 分) 3. 选择一个成语概括段意,第二段应该用( ),第三段应该用( )( 2 分) 4. 在文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的成语。 ( 2 分) ㈣文言语段阅读 五十步 笑百步( 14 分)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4 1. 解词: 河内 凶 . ( ) 不 加 . 少( ) 弃甲曳 兵 . ( ) 6 分 或 . 百步( ) 无望 . . 民之多于邻国( )河东凶亦 然 . ( ) 2. 解释“ 于 ”“ 以 ”: a 寡人之 于 . 国也( ) b 移其民 于 . 河东( ) 4 分 c 请 以 . 战喻( ) d 以 . 五十步笑百步( ) 3. 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表明梁惠王( )( 2 分) A 会治理国家 B 关心人民的疾苦 C 英明果断 D 想争霸而耍的手腕 4. 上文中的第④句的深层含义是: ( 2 分) 三、附加题:阅读《好吃的苹果。初二暑假语文阅读巩固性测试
相关推荐
aaaa B、24552455 C、 aa 1 的倒数是 aa 1 D、 11 xxx xx 1如图,在△ ABC 中, E、 D分别为 AB、 AC 上的点,且∠ AED=∠ C,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ABADACAE B、 ABADACAE C、 AE•BC= AC•ED D、△ AED∽△ ACB 二、填空题: 1如果 05242
度大 D. 乙球的密度是 103千克 / 米 3 二、填空题 15.重 100 牛顿的物体 , 只有把它放在 的支持面上时 , 它对支持面的压力才是 100 牛顿 . 16.某人重 600 牛顿 , 站在水平地面上 , 双脚着地 ,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300 厘米 2, 那么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帕斯卡 , 若一只脚着地 , 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 牛顿 , 压强为 帕斯卡 . 17.浮在水面上的木块
小跟容器底的面积大小有关。 D,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一特点跟液体的流动性有关。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容器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则液体对三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A,甲的最大; B, 乙的最大; C,丙的最大; D, 一样大。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数值的一个实验。 B, 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 C
都应该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该是地上暗处是水 2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入射角是 0176。 ,反射角一定是 0176。 B、 入射角增大 θ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θ C、 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 D、 光在反射时速度不发生变化。 21. 人逐渐走向平 面镜,他在镜子中的像 ( ) 22. 下列应用中,不属于红外线的应用的是 (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