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内容摘要:
6 用简短的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7 .文段中写景的作用是。 (二) 廿二日天 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若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也,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1 解释加点的词。 ( 1) .波色乍明 ( 2) 汗出浃背 ( 3) 呷浪之鱼 ( 4) 夫不能以游堕事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游人虽未盛 麦田浅鬣寸许 人虽有百口 杂然相许 倩女之 面 余之游将自此始 镜之新开 余人各复延之其家 3 .选文第一段写的景物有。 4 .文段中作者直抒自己早春出游时欢快心情的句子是。 5 .翻译下列句子 ( 1)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 2)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相关推荐
著者的意思。 ⑨ 一切 . . 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 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抒发了诗人 、 之情。 ( 4分) 23谈谈你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理解感悟。 (不少于 100字 )( 6分) 二、阅读 ( 20分) 雨中情 电话中说他们上午九点来,一定来。 尽管天阴沉沉的,闷热得让人难受,我的心还是快乐得发颤。 退休后闲居无事,越是无事越会把针尖小事当成大事,何况是久别的学生们要来呢。 我像个辛勤的蚂蚁,一趟一趟地往十层楼的居室里搬运西瓜、桃子、糕点、可 乐
last night. A. heared…sing B. heared…singing C. heard…sing D. heard…singing 四、按括号内的要求改写句子。 36. I didn’t move to England because I like living in China.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__ you _______ to England?
B、巴尔扎克、鲁迅的成就。 C、爱迪生、鲁迅和巴尔扎克的成就。 文中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事例的排列顺序中,不能把鲁迅调到第一位的原因是 ( 2分) 本段的论据有:( 2分) A、道理论据是。 B、事实论据是。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20分) 丙( 10分) ① 有多少心灵在这个时代被抛至万丈深渊呢。 面对众多在挣扎在碰撞的人,真还得进一言:学会适应。 ② 达尔文说:“适者生存”
____,丁文 的体裁是 ____________( 2分)。 丙、丁两文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各是什么。 请用横线在文中分别标出( 6分)。 对丙、丁两文所表达的共同点归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 ( 2分) A、 人类智慧和知识可以从图书中获取。 B、 人类智慧和知识必须用金钱才可换取。 C、 人类智慧和知识只能从图书中获得。 D、 人类智慧和知识只有从生活中才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