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月考试试卷(第一和第五单元)内容摘要:
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 妻有言: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1本文作者是 ,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 作者自号“五柳先生”的原因是。 1在原文的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句子。 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 1) 晏如 . . 也( ) ( 2)环堵 萧然 . . ( ) ( 3)不 戚戚 . . 于贫贱( )( 4)造饮 辄 . 尽(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因 以为 . . 号焉 B 好读书, 不求甚解 . . . . C.常著 文章 . . 自娱 D 每有 会意 . . ,便欣然忘食 17.翻译句子。 ( 1)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 2)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18 .“ 不 求 甚 解 ” 现 代 已 经 成 为 成 语 , 它 的 意 思是。 在原文中“不求甚解”却是作者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你对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什么看法。 请谈谈你的理解。 1第二段中的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一句话钰第一自然段中的 一句相照应。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志趣。 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月考试试卷(第一和第五单元)
相关推荐
】 2 溯 迎而上,出没于 鲸波 万仞中 【 】 【 】 2吴儿善 泅 者,皆披发 文 身 【 】 【 】 2 虽 席地不容 间 也 【 】 【 】 2如 履 平地 【 】 2天下之伟 观 也 【 】 2乘 骑 弄旗 标 抢舞刀 于 水面者【 】 【 】 【 】 2 而 旗尾 略 不沾湿,以此 夸 能 【 】 【 】 【 】 饮食百物 皆 倍 穹 常时 【 】 【 】 3 是 日更 定 矣 【
(B) y=32x (C) xy 1 +1 (D) 26xy 1某天早晨,小强家里出发以 V1 的速度前往学校,途中在一饮食店吃早餐后,以 V2的速度向学校前进,已知 V2> V1,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小强从家到学校的时间 t 与路程 s 的函数关系是( ) 1绘制频数分直方图时,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21cm, 若取组距为 4cm, 则最好应分 ( )组 ( A) 4 (B) 6
∠ 1=∠ 2;② BE= CF; ③△ ACN≌△ABM;④ 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 三、简答题 : (共 6 题,共 60 分) 21.化简 ( 每题 5 分,共 10 分) ( 1) )22(4)25( 22 aaa ; ( 2) )1)(1(5 2 xxx 22. 分解因式 (每题 5分,共 10 分 ) (1) 4 16a (2) 2229x xy
1. Pedro is thinner than Sam.(同义句转换 ) Sam i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Pedro. 2. My sister is better at study than I. She is clever. (同义句转换 ) My sister is ____________ intellectual ____________ me at
杂活儿,一个用能挣 400元钱。 (2)这是她自 13岁来京打工以来拿到的最高工资,两个前她每月只挣 300元。 再往前,她在餐馆里刷碗,端盘子,挣钱就更少了。 (3)但是一个月前她刚给家里寄了 600元。 她上初一的大弟弟刚刚辍学务农,此外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的重担一直由她弱小的肩膀承担着。 (4)在她记忆中,父亲一直 很陌生,十天半月见不着一次面。 据妈妈说他们结婚时父亲已开始赌博成瘾
_______的声音,但 __________波与 __________波是听不到的。 二、 选择题(每题 3分,共 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听到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 ( B)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 C)声音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 D)真空也能够传播声音。 2. 在音乐会上 ,男中音在放声高唱 ,女高音在小声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