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月考试试卷(第一和第五单元)内容摘要:

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 妻有言: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1本文作者是 ,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 作者自号“五柳先生”的原因是。 1在原文的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句子。 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 1) 晏如 . . 也( ) ( 2)环堵 萧然 . . ( ) ( 3)不 戚戚 . . 于贫贱( )( 4)造饮 辄 . 尽(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因 以为 . . 号焉 B 好读书, 不求甚解 . . . . C.常著 文章 . . 自娱 D 每有 会意 . . ,便欣然忘食 17.翻译句子。 ( 1)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 2)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18 .“ 不 求 甚 解 ” 现 代 已 经 成 为 成 语 , 它 的 意 思是。 在原文中“不求甚解”却是作者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你对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什么看法。 请谈谈你的理解。 1第二段中的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一句话钰第一自然段中的 一句相照应。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志趣。 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