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二 )工程概况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 :B类。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三组。 框架抗震等级 :四级。 场地类别 :Ⅱ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三 )建筑楼面及屋面主要部位荷载取值 屋面 :不上人屋面 、上人屋 面 KN/?。 楼面 :办公室 KN/?、档案室 KN/?。 消防楼梯 : KN/?。 其它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2020 年版 )表 执行。 (四 )结构选型及基础形式 结构体系 :采用全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 :因本项目未做地勘 ,参考周边地质勘察资料 ,根据本工程的上部结构特点及荷载大小 ,结合场地附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 ,基础方案建议选用柱下独立基础。 三、消防设计 水源 室外 消防栓消防水源来自市政消防给水管网 ,市政管网水压量有保证 ,当出现火灾时 ,可保证连续供水。 按规范规定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 ,进水管为 2 条 ,管径 DN150,分别从市政管网的不同管段取水。 本项目在建筑物室外设置 2套室外地上式消防栓。 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源前 10分钟来自屋顶消防水箱 (10m3),10分钟以后的消防水源由市政管网供给。 室内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 ,管径 DN100,管道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 ,以便检修用。 室内消火栓按 2股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进行布置。 消防用水量 20L/s 15L/s 、外消防用水总量为 35L/s,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 ,一次消防用水250 m3。 管材 消防给水采用无缝钢管 ,焊接。 管道防腐 消防给水管埋地部分采用环氧煤沥青加强级防腐。 明露部分底漆二道面漆二道。 消防设施 1座 ,容积 V10 m3 ,型号 SS100/,2 套 SN65,8 套 防水泵结合器 DN100,2 套 灭火器配置 室内按规范配置灭火器 ,危险等级按中级危险配置 ,每层设 2 个灭火器配置点 ,每个配置点 2具 MF/ABC4 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共 20 具。 四、给排水设计 (一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2020 版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20)。 《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20)(1994 年版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J57492020。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二 )设计范围 本项目建筑红线范围内建筑物及室外的消防系统及给排水系统工程。 (三 )给水系统 水源 : 生活水源来自城市自来水管网 ,水压 ,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项目的进水管从界区附近的市政给水管网上接 ,接管径 DN80,引水管处设置管道过滤器、倒流防止器及 水表计量。 消防水源来自市政消防给水管网 ,水压 ,项目的消防进水管从界区附近的市政消防环状管网的不同管段接入 2 根 DN150 管道供室内 ,室外消火栓用水 ,室内消火栓设置消防管道泵增压。 用水量 ①生活用水量 :该项目建成后 ,主要用于工作人员日常的生活用水。 每天预计有 40 人 ,每人每天用水量为 40L,则 Q1 40 人 40L/天 ?人 ,即生活用水量为 : ②不可预见用水量 :按生活用水量的 15%考虑 ,即 15%= ③最高日 用水量为 :+= 系统设计 本工程室内给水系统暂按市政水压 考虑设计 ,用水均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设置给水泵及消防水泵房 ,根据建筑物高度 ,本次工程采用生活泵二次加压供水 ,在屋顶设水箱 8m3,上行下给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供水。 五、电气设计 (一 )设计依据 建筑概况 :本项目主要为民政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业务用房 ,属二类民用建筑。 建筑、水、暖专业提供的资料 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 《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20 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2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20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YD/T202093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20 年版 )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二 ) 设计范围 供配电与照明 防雷与接地保护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 弱电工程 (三 ) 供配电 负荷性质 :本项目的供电负荷为二级负荷。 自身消防设备、照明、事故照明及生活水泵等为三级负荷。 污水处理 ,道路照明及其它用电按三级负荷考虑。 电源 :根据用电负荷性质及供电容量 ,本工程要求 10KV 双电源供电 ,由 XX 县电力公 司供给 ,备用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 内线经服务中心各功能区计量柜由低压地埋电缆通过电缆沟分别接至各用电端 ,低压电缆沟与电视、通信电缆同用 ,但不同侧 ,避免互相干扰 ,能保证使用质量。 而且节约用地 ,降低造价。 用电负荷统计 :照明负荷根据《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统计计算 ,动力负荷根据各功能区用电设备统计。 电能计量 :采用高供低计 ,在电源进线配电柜总计量。 区域内电力线路网络采用 TNCS 接地系统 ,该系统为多点接地 ,安全性高 ,隐蔽性好 ,适合宽区域使用。 用电量计算 :按综合业务用 房 30w/?计 ,即 : 30w/?,年用电量为 度。 项目用电可从附近变压器引一条供电线路。 (四 )防雷与接地保护 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 在屋顶设置避雷小针 ,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内两根直径不小于 16 的主筋作引下线 ,建筑基础钢筋作为保护接地及防雷接地的共同接地装置 ,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 接地保护系统采用 TNCS接地保护方式。 为防雷电波侵入 ,进线电缆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接地并与防雷装置相连。 弱电设备在各级配电装置处均设有电源防雷模块 ,信息传输电缆进入建筑物处也 采用专用避雷装置 ,用以防止电源系统的直击雷和感应雷对设备造成损坏。 为用电安全 ,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五 )弱电部分 本项目设置一套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系统选用 LD128 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消控中心设于个建筑物底层。 系统采用二总线型报警控制系统 ,由感烟、感温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湿式水力报警阀压力开关等采集火灾信号 ,通过报警总线送至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控制器。 第五 章 安全、消防 本章节是对拟建项目在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基础上 ,对安全卫生与消防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对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对人员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公共灾害预警系统 借鉴当前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措施 ,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 ,应尽可能选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对危险部位和危险作业应提出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对危险场所 ,按劳动安全规范提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方案和设置安全间距。 对易产生职业病的场所 ,应提出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方案。 进一 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安全灾害预警系统 ,包括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构。 建立健全涉及自然灾害和环境事故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建立和健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