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测试内容摘要: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30. 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 ①定都天京 ② 建号太平天国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④永安建制⑤洪秀全称天王 A. ① ② ③④⑤ B. ①④⑤ ② ③ C. ② ⑤④①③ D. ② ⑤①④③ 31. 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的国家是①英国 ② 法国③美国④俄国 A. ① ② 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 ② ④ 3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最大的地理差异是在 A. 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 B. 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地区 4 C. 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以西的沿江地区 D. 长江口以西的沿江地区 33. 中国对外正当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是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 1865 年 34. 《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这一重大变化反映 出 A. 该部级别特殊 B. 该部职能专门化 C. 清朝对外交往扩大 D. 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二分,共 12 分) 35. 有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的贸易而进行的。 这种观点 ①掩盖了战争的性质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③为英国殖民侵略作辩护④混淆了现象与本质⑤未能全面概括战争性质⑥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要求 A. ②⑥ B. ①③④ C. ③⑤ D. ①③ 36. 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国北伐,太平天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仅看到现象而未抓住报纸问题 B. 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的必然因素 C. 片面夸大了个人作用 D. 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37. 《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区别是 A. 是否学习西方 B. 是否抵御外国侵略 C. 是否译书学习科技 D. 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38. 19 世纪末,英俄换文协议:“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他自己或英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 ”,“不在长江流域为他自己或俄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 ”其真实目的是 A. 尊重中国主权 B. 英俄相互妥协 C. 英俄互相争夺 D. 划分势力范围 39. 百日维新期间,在光绪帝颁布变法找诏书的内容中,没有涉及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其原因是①维新 派的软弱性②顽固派的阻挠③帝国主义列强的阻挠 ④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局限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0. 对恩格斯曾在甲午战争进行时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其中“革命化”是指 A. 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 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 5 D. 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纳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三、材料解析题(共 26 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