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摘要:
20世纪 50年代后 ,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成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 ②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 电车 轮船 飞机。 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年 上海 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在 洋务运动 的推动下,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 发端。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 20世纪 20年代初。 ③建国后,交通工具发展迅速:全国大多数省份实现火车,飞机运营, 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全国得以广泛运用。 ( 2)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 人力、 畜力 向 机械演进。 通信工具: ( 1) 邮政通信 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加快了通信建设的步伐。 ② 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发展。 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开创了 邮政 和 电信 合一的新时代。 ( 2)电信事业: 电报 :① 1877年,福建巡抚 丁日昌 在 台湾 架设电报线,成为 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无线电报自 1906年创设以来,也获得了发展; ③到 1932年,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 国际无线电报 业务。 电话:。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相关推荐
完成滦河大桥,崭露头角 修建京张铁路,树立国人信心 —— 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 新式气压沉箱法 —— 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外国工程师称其为 “ 不可能的奇迹 ” 周恩来赞誉其为 “ 中国人的光荣 ” —— “ 人 ” 字形路线 ,直井施工法 “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 晚年 清末支持保路运动
知识说明(“说明”是题型,也是回答的内容)。 我们知道战争性质分正义和非正义(侵略和反侵略),战争的性质从战争的目的去说明,所以对法国来说当时是保卫国家,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抵御普、奥联军进攻的正义(反侵略)的战争。 材料二 在 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宋朝 明清 都江堰 都江堰 造福千秋 ◆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 李冰父子 时期 工程或工具 战国 都江堰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漕运、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筒车 高转筒车 时期 工程或工具 战国 都江堰 汉朝 漕运、白渠、龙首渠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组 分 讨 论
注重概念的正确理解 ! 小结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 ②电解质导电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③电解质应是本身电离而导电 ④难溶于水的盐类因其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或在熔融状态下也可完全电离),故为电解质 启示: 能够导电的物质 不一定 全是电解质。 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 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有 强 、 弱 之分。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电离出 自由移动 的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