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内容摘要:

2O+ O2↑; ② 中负极: 2H+ + 2e-===H2↑ • D. c(Cu2+ ): ① 中不变; ② 中减小 • 【 解析 】 由装置特点可知 , ① 为电解池 ,② 为原电池。 A项 , ① 中 Cu棒与电源正极相连 , 作阳极; ② 中 Cu棒为正极。 B项 ,① 中 Cu棒失电子而溶解变细 , Fe棒有 Cu析出: Cu2+ + 2e- ===Cu; ② 中 Cu棒有 Cu极出: Cu2+ + 2e- ===Cu, Zn棒失电子而溶解变细 , 显然导线上通过相同的物质的量电子时 , ①② 中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 C项 ,① 中阳极反应为 Cu- 2e- ===Cu2+ ; ② 中负极反应式为 Zn- 2e- ===Zn2+。 D项 , ① 为电镀铜 , Cu作阳极 , 溶液中 c(Cu2+ )不变;② 为 Zn- Cu原电池 , Cu2+ 在正极上得电子析出 , 溶液中 c(Cu2+ )减小。 【 答案 】 D • 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及电解的有关计算 • 1. 电解类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实例 电解 对象 电解质 浓度 pH 电解质 溶液复 原 电解 水型 阴极:4H++ 4e-―→ 2H2↑ 阳极:4OH-―→ 2H2O+O2↑+ 4e- NaOH 水 增大 增大 加水 H2SO4 水 增大 减 小 加水 Na2SO4 水 增大 不变 加水 分解电 解质型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HCl 电解 质 减小 变 大 加氯 化氢 CuCl2 电解质 减小 加氯 化铜 放 H2生 碱型 阴极: H2O放H2,生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 NaCl 电解质 和水 生成新 电解质 增大 加氯 化氢 放 O2生 酸型 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 阳极: H2O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 和水 生成新 电解质 减小 加氧化 铜或碳 酸铜 • • (1)常见计算类型: • ① 两极产物的定量计算 (求析出固体的质量 、产生气体的体积等 ); • ② 溶液 pH的计算; • ③ 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的计算; • ④ 某元素的化合价或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 ⑤ 根据电量求产物的量或根据产物的量求电量等。 • (2)解答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 ① 守恒法:原子守恒 、 电量守恒等; • ② 总反应式法; • ③ 关系式法 , 如: • 物质 (或微粒 ): • H2~ O2~ Cl2~ Cu~ Ag~ H+ ~OH- ~ e- • n(mol) 2 1 2 2 4 4 4 4 • 灵犀一点: • ① 应用得失电子守恒 , 可以解决有关电极产物的定量关系 , 同时注意电极产物变化的情况。 • ② 应用得失电子守恒 , 也可以解决电解质溶液的 pH的变化 、 某些离子浓度的变化及晶体的析出等定量问题。 • 【 案例 2】 (2020全国理综 Ⅰ )电解 100 mL含 c(H+ )= mol/L的下列溶液 , 当电路中通过 mol电子时 , 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 • A. mol/L Ag+ B . mol/L Zn2+ • C. mol/L Cu2+ D . mol/L Pb2+ • 【 解析 】 电解含有 Zn2+ 、 Pb2+ 的溶液 ,H+ 得电子生成 H2, 不能析出金属 , B、 D项错;电解含有 Ag+ 的溶液 , 可得 Ag molL- 1 L 108 gmol- 1= g,电解含有 Cu2+ 的溶液 , 可得铜 molL-1 L 64 gmol- 1= g。 • 【 答案 】 C • 【 规律方法 】 ① 解答有关电解的计算 ,关键是正确判断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极产物。 • ② 利用电子守恒法计算时 , 务必弄清电极(或线路 )上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与已知量及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 【 即时巩固 2】 按右图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 A极是铜锌合金 ,B极为纯铜 ,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 通电一段时间后 ,若 A极恰好全部溶解 , 此时 B极质量增加 g, 溶液质量增加 g, 则 A极合金中 Cu、 Zn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 • A. 4∶ 1 B. 3∶ 1 • C. 2∶ 1 D. 任意比 • 【 解析 】 B极增加的质量为 Cu的质量 ,其物质的量为 mol, 则合金中铜和锌的总物质的量也为 mol。 由溶液增加的质量可求得 Zn的物质的量为: • Zn+ Cu2+ ===Zn2+ + Cu Δm • 1 mol 1 g • x mol g • 求得 x= , 由此可知合金中 Cu的物质的量 n(Cu)= mol- mol= mol,所以选项 B符合题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