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核外电子排布内容摘要:
_ __ , 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 解析: 该元素核外的三个电子层为 K 、 L 、 M层, K 、 L 层应排满,分别容纳 2 个、 8 个电子,则 M 层排2 + 82= 5 个电子,该元素为 P ; A = Z+ N = 15 + 16 = 31。 答案: P 31 二 、 2e-、 10e-、 18e-粒子归纳 1 . 核外有 2 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 : He 、 H2; 离子 : H-、 Li+ 2 . 核外有 10 个电子的微粒 分子 : Ne 、 HF 、 H2O 、 NH CH4 阳离子 : Na+、 Mg2 +、 Al3 +、 H3O+、 NH+4 阴离子 : N3 -、 O2 -、 F-、 OH-、 NH-2 3 . 核外有 18 个电子的微粒 分子 : Ar 、 HCl 、 H2S 、 PH SiH F H2ON2H C2H6等。 阳离子 : Ca2 +、 K+ 阴离子 : P3 -、 S2 -、 Cl-、 HS- (201 1 嘉兴高一质检 ) 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1) 若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___ _。 (2) 若该微粒的盐溶液能使溴水退色,并出现浑浊,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___ _。 (3) 若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 1 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___ _。 (4) 若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 1 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__ __。 名师点拨: 该微粒可以是中性微粒,也可以是阴、阳离子。 若是中性微粒即原子,则应是 Ar ;在溶液中能使溴水退色并出现浑浊的物质应该是硫化物,该微粒应该是 S2 -;微粒得到 1 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则其原子的电子数应该为 18 + 1 =19 个,质子数应该是 19 个,则这种微粒是 K+,K+的氧化性很弱而钾原子的还原性很强,符合题目要求;微粒失去 1 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则其原子的电子数应该为 18 - 1 = 17 个,质子数应该是17 个,则这种微粒是 Cl-, Cl-的还原性很弱而氯原子的氧化性很强,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1)Ar (2)S2- (3)K+ (4)Cl-。高一化学核外电子排布
相关推荐
灰水变浑浊 , 而SO 2 区别于 CO 2 的性质是其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 , 能使品红溶液 、溴水等褪色。 在除去 SO 2 后用澄清石灰水即可检验 CO 2 的存在。 例 1 方案甲不严密,可使 K Mn O 4 (H+) 溶液褪色的气体很多,不一定是 SO 2 ;方案乙不严密,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一定是 SO 2 ;方案丙严密,足量的品红既可以用来检验 SO 2 ,又可将 SO 2
列的一组是 ( ) A. F K、 HCl B. Cl Al、 H2 C. NO Na、 Br2 D. O SO H2O A 一、氧化剂与还原剂及其对应产物 在 2KClO3 2KCl+ 3O2↑反应中,氧化剂: ________,还原剂: 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 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_。 解析:
KI溶液、 四氯化碳 实验内容 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比较 Cl2 、Br2氧化性强弱 比较 Cl2 、 I2氧化性强弱 比较 Br I2 氧化性强弱 氯水、 KI 氯水、 NaBr 溴水 、 KI 溴水 、 NaCl 碘水、 NaCl 碘水、 NaBr NaBr溶液由 无色 变为 橙黄色 KI溶液由 无色 变为 褐色 Cl2 + 2 NaBr =2 NaCl + Br2
内折成如图3-1所示的正四面体,其顶点分别为甲烷中4个氢原子的位置,中心是碳原子。 观察图3-1所示的C与H空间位置关系。 试用原子结构拼插模型(或用橡皮泥、黏土、泡沫塑料、牙签、火柴棍等代用品),自制甲烷的分子模型。 球棍模型 一、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无色、无味的气体 • =( ) • 极难溶于水 • 俗名:沼气、坑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8097%) 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