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铁和铁的化合物内容摘要:
2Fe2+ + Cu2+)( )。 mol∙L−1 mol∙L−1 mol∙L−1 mol∙L−1 启迪归纳: 解此类题若用常规方法较繁琐,而运用守恒法解题,则非常简捷。 其中,运用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是解答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题目的一种常用有效方法。 考点五:铁和盐溶液的反应 考点六:铁和水蒸气的反应 3Fe + 4H2O(气 ) === Fe3O4 + 4H2 高温 初中学过得氢气还原 Fe3O4 Fe3O4 + 4H2 == 3Fe + 4H2O 它们是可逆反应吗 ? △ 常见的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 : K Ca Na Mg Al Zn Fe…… 水蒸气 与水反应越来越难。 思考: 它们的生成物相同吗 ? 冷水 热水 启迪归纳与思考 考点六:铁和水蒸气的反应 与非氧化性稀酸的反应 FeO + 2H+ = Fe2+ + H2O Fe2O3 + 6H+ = 2Fe3+ + 3H2O Fe3O4 + 8H+ = Fe2+ + 2Fe3+ + 4H2O 考点七:铁的氧化物 与稀硝酸反应 3FeO + 10HNO3 = 3Fe(NO3)3 + NO↑ + 5H2O Fe2O3 + 6HNO3 = 2Fe(NO3)3 + NO ↑ + 3H2O。高三化学铁和铁的化合物
相关推荐
去中和,写出发生的反应。 Mg(OH)2 +2HCl= MgCl2+H2O 三、镁的性质 观察镁,根据金属的通性你能说出镁的 哪些物理性质。 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小,电和热的良导体 合金特性: 硬度、强度大 推测镁单质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可以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 〖 实验 1〗 镁与稀硫酸反应 现象: 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泡,且放出热量,试管内壁温度升高 结论:
日 关 系 18世纪晚期,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彻底摆脱了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 一战前后:一战后期,美国为捞取战利品而参加战争;战后美国推出 “ 十四点原则 ” ,企图控制欧洲,但由于英法的抵制为达到目的 三四十年代: 30年代,美国推行 “ 中立 ” 政策,纵容法西斯的侵略;二战中,美国与欧洲大国结盟,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 二战后: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等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曹操 《 蒿里行 》 ) 上述两诗反映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反映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带来的惨象 3.“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 ” (罗贯中 《 三国演义 》 开卷词 ),此观点是否正确。 并进行评价。 此句反映中国历史上特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中国历史上国家几经分合,“久分必合”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主流
状是否变化 有无声音 有无气泡 剧烈程度 反应方程式 先沉后浮 仍为块状 没有声音 放出气泡 缓慢 2Na+ 2H2O= 2 NaOH + H2↑ 乙醇钠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浮 在水面 熔 成球形 发出嘶 声 放出气泡 剧烈 (2)氧化反应 CH3CH2OH + 3O2 2CO2 + 3H2O 点燃 ②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体的书写 H H H H H H H H H H C C C C - - - - - ∣ ∣ ∣ ∣ ∣ ∣ ∣ ∣ C C C - - ∣ ∣ ∣ ∣ ∣ ∣ - H H H H H H 一直链 C ∣ C C - - - C C C - - C - - --- - C C ∣ C ∣ C C - - - C C C - - C 主链少一个碳 主链少二个碳 C C - - C C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