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xx届高三物理一模试卷内容摘要:
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其角速度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由 a=ω2r 求解 a1: a2.人造地球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到卫星的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式,再求解速度之比 v1: v2. 【解答】 解: A、 B、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赤道上的物体的角速度都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则由 a=ω2r 得, a1: a2=r: R.故 A 错误, B 正确. C、 D、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则得: G =m , 解得: v= , M 是地球的质量为 M, r 是卫星的轨道半径, 则得到: v1: v2= : .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BD 5.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 a、 b、 c 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 Ⅰ 、 Ⅱ 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 ) A.碰前滑块 Ⅰ 与滑块 Ⅱ 速度之比为 7: 2 B.碰前滑块 Ⅰ 的动量比滑块 Ⅱ 的动量大 C.碰前滑块 Ⅰ 的动能比滑块 Ⅱ 的动能小 D.滑块 Ⅰ 的质量是滑块 Ⅱ 的质量的 倍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动能. 【分析】 根据 s﹣ t 图象的斜率得到滑块 I、 Ⅱ 碰撞前后的速度,然后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列式分析. 【解答】 解: A、根据 s﹣ t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得:碰撞前滑块 I 速度为: v1= m/s=﹣ 2m/s,大小为 2m/s;滑块 Ⅱ 速度为 v2= m/s=,则碰前速度之比为 5: 2,故 A 错误; B、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前,滑块 I 速度为负,动量为负,滑块 Ⅱ 的速度为正,动量为负.由于碰撞后动量为正,故碰撞前总动量也为正,故碰撞前滑块 I 的动量比滑块 Ⅱ 小,故 B 错误; 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 v= m/s=;可知,碰前滑块 Ⅰ 比滑块 Ⅱ 速度大,故 C 错误; D、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1+m2v2=( m1+m2) v 代入数据,有:﹣ 2m1+=( m1+m2),联立解得: m2=6m1,故 D 正确; 故选: D 6.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高度处,使 a 球斜上抛,使 b 球平抛,且两球质量相等,初速度大小相同,最后落于同一水平地面上.空气阻力不计.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着地时的动能相同 B.两球着地时的动量相同 C.重力对两球所做的功相同 D.重力对两球的冲量相同 【考点】 动量定理;功的计算. 【分析】 动量是矢量,动量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斜上抛和平抛运动的球落地时速度方向是不一样的,故这两种运动的球落地时动量是不同的; 斜上抛和平抛运动的时间不同,故重力对两球的冲量不同; 重力对两球做功 WG=mgh 相等;根据动能定理,两球着地时的动能相同 【解答】 解: A、 C、斜直上抛和平抛过程中两球都只受重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两物体初位置高度相同,故重力做功相同,根据动能定律, EK﹣ EK0=WG,因为 EK0= 相同, WG相同,故两球着地时的动能相同,故 A 正确, C 正确, B、 D、两球初始高度相同, a 球斜上抛, b 球平抛, a 球开始时具有向上的分速度,所以 a 运动的时间比 b 球运动的时间长,故重力对 a 球的冲量比对 b 球的冲量大;则落地时 a 球竖直方向的分动量大;又由于二者落地时的动能相等,则落地的速度大小 相等;所以可知二者落地时速度的方向和动量的方向不同.故 B 错误, D 错误. 故选: AC 7.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一条绷紧的轻绳拉着一个带电小球绕轴 O 在匀强磁场中作逆时针方向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其俯视图如图所示.若小球运动到 A 点时,绳子忽然断开.关于小球在绳断开后可能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仍作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 B.小球作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 C.小球仍作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但半径减小 D.小球作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减小 【考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分析】 运动的带点粒子在磁场中受力洛伦兹力的作用,分小球带正电和负电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根据向心力公式分析绳子所受的力,绳子断开后,绳子的拉力为零,小球仅受洛伦兹力,根据受力情况判断小球的运动情况即可. 【解答】 解: A.如果小球带正电,则小球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指向圆心,此种情况下,如果洛伦兹力刚好提供向心力,这时绳子对小球没有作用力,绳子断开时,对小球的运动没有影响,小球仍做逆时针的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故 A正确; B.如果小球带负电,则小球所受的 洛伦兹力方向背离圆心,由可知,当洛伦兹力的大小等于小球所受的拉力的一半时,绳子断后,小球做顺时针的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故 B 正确; C、如果洛伦兹力和拉力共同提供向心力,绳子断开时,向心力减小,而小球的速率不变,则小球做逆时针的圆周运动,但半径增大,故 C 错误; D.当洛伦兹力的大小大于小球所受的拉力的一半时,则绳子断后,向心力增大, 小球做顺时针的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减小,故 D 正确. 故选: ABD 8.一个半径为 R 的绝缘光滑的圆环竖直放置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环上 a、 c 是竖直直 径的两端, b、 d 是水平直径的两端,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套在圆环上,并可以沿环无摩擦滑动.已知小球自 a 点由静止释放,沿 abc 运动到 d 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 d 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B.小球在 d 点时的电势能最大 C.小球在 b 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D.小球在运动中动能的最大值为( 1+ ) mgR 【考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 【分析】 小球由 a 点释放,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环的弹力作用,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得到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根据动能定理判断动能的变 化情况,根据除重力外其余力做功判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 A、小球到达 d 点的速度为零,向心加速度为零,向心力为零,电场力和轨道的支持力的合力为 0,小球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加速度不为零.故 A 错误; B、根据功能关系,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向左,故运动到 d 点时克服电场力做的功最多,电势能增加的最多,故 B 正确; C、根据功能关系,除重力外其余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环的弹力作用,弹力沿径向,速度沿着切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除重力外只有电场力做功,由于 电场力水平向左,故运动到 b 点时,电场力做的正功最多,机械能增量最大,故 C 正确; D、根据动能定理,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从 a 到 d 过程,有: mg•R﹣ qE•R=0 解得 qE=mg 即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重力场和电场的复合场中的最低点在 bc 段圆弧的。重庆市20xx届高三物理一模试卷
相关推荐
直接领悟 并阐 发儒家经典中蕴含 的大义。 与此 同时, 他们在 探究佛 道之学长处的 基础 上 ,立足儒家而又光搜博采,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利用佛道之学的理论思维 成果。 在 经 过长期 而艰苦的理论探究之后, 新的 儒学 体系得以建立并 不断 发展完善, 儒学走向 复兴。 —— 百度百科 •宋代儒学 材料二 《清史稿 •选举 志》载 : 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 顺治元年,置祭 酒
ivals B.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image of nature C. endangered speci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9. The ing “Year of the Monkey” is to be
C. although D. so IV. 阅读理解。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从 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 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some people don’t like the number don’t think 13 is a lucky number. For
. 如图,矩形 ABCD 中, 22AB , 2AD , M 为 DC 的中点,将 DAM 沿 AM折到 39。 DAM 的位置, 39。 AD BM . ( 1)求证:平面 39。 DAM 平面 ABCM ; ( 2)若 E 为 39。 DB的中点,求三棱锥 39。 A DEM 的体积. 20. 已知椭圆 E : 22 1( 0 )xy abab 的左顶点为 A
行了探究实验。 ( 1)将焦距为 的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只调节了两者的高度。 由图可知物距 u=_____cm。 移动光屏,烛焰在 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但烛焰的像在光屏的 __________(选填 “ 偏下方 ” 或 “ 偏上方 ” )。 接着她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只调节了光屏的高度,就使像成在了光屏中央。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验题(共 22分 每空 1分, 15题 7分, 16题 8分, 17题 7分) 1如下图所示是小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 ( 1) 该 实验 要求 用弹簧测力计 拉着木块 沿 水平 方向做 运动, 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 2 ) 分 析 图 甲 和 丙 , 发 现 弹 簧 测 力 计 示 数 F1 F3 ,说明。 ( 3)分析甲和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