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拟测验内容摘要:
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 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 60 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 于是人死。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 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 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 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到老树叹息,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 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 一个人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 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 两个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 得像一块仙草冰。 他们带利斧和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 汗水超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未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选文有删改) 2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不恰当 . . . 的两项是【 】【 】( 6分) A.计程车司机和乘客的话语,十分清楚地表明,这棵大树已经成为历史车轮前进的障碍,它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再也没有人需要它了。 B.文中说“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而不说“交通专家决定砍去那棵树”,意在表现交通专家的专横,也表现大树不可改变的悲剧结局。 C.散文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饱含作者的爱憎感情,如“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它们的传统是引领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D.大树最终在电锯声中倒下了,大树的叹息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惋惜和无奈 ,隐含作者对只顾建设发展,破坏自然的短视行为的忧虑和非议。 E.本文想像大胆而丰富,笔法虚实相生,语言优美含蓄,构思新颖独特,诗化的比喻、鲜明的对比、悠长的情韵,为读者留下了极大的审美空间。 F.作者在行文之间流露出对大树的依恋哀悼之情,但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树的命运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大树的悲剧结局是无可避免的。 2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大树悲剧的震撼力。 请结合原文,就对比、拟人的艺术手法各举一例加以简要赏析。 ( 6分) 2 文章中大树的形象,有人认为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也 有人认为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象征,还有人认为是 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 的象征。 阅读全文后,大树的形象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请把这种感受写成一段赏析性文字。 ( 100字左右, 6分) (二)阅读下面实用文段,完成 27~ 28 题。 ( 18 分)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 “钱灾”,如 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 ”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在货币信号化电子化的时代,我们要格外小心。 “钱”升腾为泡沫,可以说古而有之。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古老形态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的价位。 20世纪 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一时间,炒得仅东京地区的地产价值,一旦变换为“钱”,就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 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 值得作历史的审视。 在十九世纪,讲科学,英国走在美国前面;讲人均资源和人均资本,澳大利亚比美国高得多,但是 20世纪以来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却一直赶不上美国。 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烧到美国本土,但是澳大利亚同样占了这样的便宜。 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 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而且一旦形成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 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 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这种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 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从小扒手到大海盗、 从以权谋私到豆腐渣工程等许多丑恶的东西。 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从兽皮到纸币,从纸币到电子符号,“ 钱”走完了几千年的历程。 在新千年里,“钱”还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至“钱”真正看不见,人类社会最终进化到不需要“钱”,货币最终消失为止。 在此之前,人类在尽享“钱”的好处的同时,能否有效地避免“钱灾”洪水来袭 ,将是新千年一开始就面临的挑战。 (节选自王则柯的《钱》) 2 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 】 ( 6分) A.“钱”顺着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等尽可能使钱方便的逻辑方向发展,最后必然出现比自然灾害还严重的“钱灾”。 B.在货币信号化金融电子化的时代,经济规模较小的国 家,由于受到周边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容易爆发金融危机。 C.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幅度不大的情况下, 疯炒 房地产 ,从而导致经济元气大伤,经济发展多年停滞不前。 D.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能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它没有遭受战乱,二是有市场容量的优势。 E. 只要普遍提高人民的购买力,整合市场,进而形成市场容量的优。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拟测验
相关推荐
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是法国大革命相对彻底的表现之一 • ②给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保证了当时革命的法国战胜反法同盟,但后来又制约了法国经济的发展A.取消农奴制度,废除教会和贵族特权 B.颁布 《 人权宣言 》 和 《 1791年宪法 》 •
排 法,再决定用数字“ 9”还是“ 6”有两种可能,所以共可排成 122 2223 AC 个四 位数, 故选 B. 10.依题意 112)1)(1( 22)1412( l i ml i ml i m 1121 xxx xxx xxx,∴ 1a ,故选 B. 11.因为函数 )()()( xftxfxg 在其定义域内为减函数,所以 0)()()(
听说郭文的名声大,派人请他出山。 郭文不肯坐船乘车,自己挑了担子徒步行走。 朝中官员都来看望郭文,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D.郭文在王导的园子里住了七年,一直不曾出园。 有一天他提出要求回归山林,王导不答应。 后来郭文寻了个机会逃出,欲继续过与猛兽为友的日子。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20 分 ) 四、 (23 分 )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 5. 三( 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 35 千克,三( 1)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 32 千克的同学。 „„„„„„„„„„„„„„„„„ „„ (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 8%) 1. 12580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A、 1 B、 2 C、 3 D、 4 2. 648247。 8 的商的个位上是( )。 A、 8 B、 1 C、 9 D、 0
C. SO3→HSO4 D. CO2→H2CO3 X Y Z A. 酸 化合物 纯净物 B. 电解质 盐 化合物 C. 胶体 分散系 物质 D.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15. 下列分类标准 不正确 . . . 的是 A. 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标准: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B.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 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
), 17后面的数是( )。 7.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 7,十位上是 1,这个数是( )。 二、在○里填上“>”、“<”或“=”( 6分) 15○ 6+ 10 9○ 13 16- 6○ 15 10○ 3+ 7 11+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