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专项训练一内容摘要:
7∶ 1∶ 12 % 32 N2O3 Fe2O3 等质量的氧化铁和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2 + 3价 提示: 本题实质是求化合物的化学式,再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求出 A的化合价。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在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 A∶ B=( 4247。 12)∶( 1247。 1) =1∶ 3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B3, B的化合价为 - 1价,则 A的化合价为+ 3价。 XY3 提示: 在另一种化合物中,已知 X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在此化合物中, Y的质量分数为 20%,只要知道了 X和 Y的原子量之比,就可以求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而根据题 目中给出的化合物 XY4中 X的质量分数为 75%,可以求出原子量之比: 由 XY4中 X%=X/( X+4Y) 100%=75%,得出原子量 X∶ Y=12∶ 1。 那么另一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 X∶ Y=( 80%247。 12)∶( 20%247。 1) =1∶ 3,化 学式为 XY3。 1+( M- N) / 提示: 本题中给出了 R的两种化合物的式量,在这两种化合物中,氯元素和氢氧根原子团 的化合价均为 - 1价,如果假设 R的化合价为+ X价,则 R的氯化物和氢氧化物的 化学式均可表示出来,分别为 RClx和 R(OH)x,则它们的式量分别为: R+ =M R+17X+N 解得 X=( M- N) /,化合价除了数值外,还有符号, R的化合价为正价,则 最终结果为+( M- N) / 1 213 提示: 为了求出 R的硝酸盐的式量,必须先写出 R的硝酸盐的化学式,而写化学式必须根据 化合价,则此题的关键在于求出 R的化合价。 本题中给出了 R的硫酸盐的式量,进 行讨论: 若 R的化合价为+ 1价,化学式为 R2SO4,式量为 150,不合题意; 若 R的化合价为+ 2价,化学式为 RSO4,式量为 123,不合题意; 若 R的化合价为+ 3价,化学式为 R 2(SO4)3,式量为 342,符合题意。 因此 R的化合价为+ 3价, R的硝酸盐化学式为 R(NO3)3,式量为: 27+( 14+16 3) 3=213 1 70% 提示: 本题中,样品中的钙元素质量有两种求算方法,这两种方法为: 钙元素质量 =样品质量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钙元素质量 =样品质量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 分数 但是无论用哪种方法,计算出的值都应该相等: 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0247。 100 100%=40% 样品质量 28%=样品质量该样品中碳 酸钙。化学计算专项训练一
相关推荐
(三) 把爱传出去 ( 32分) 笑梅 英文课结束后的一天,我去英语教研室取成绩单。 先生把车停在楼前,在车里等我,他甚至没有熄 火,取个成绩单,不过几分钟的事,我们都这么想。 谁知,我却在里面呆了很久才出来。 正如人们常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在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里。 英语系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头,在我穿过走廊时,路过任课老师丁的办公室,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背对着门外
r is Sharon Klompus who says of her students — “ so passive” — and wonders what has is demanded of them,she ,says Klompus,contributes to children’s passivity.“ We’re talking about a generation of
失业问题,而且受此影响,社会财富也会增加。 组 织架构:“河长制”明确了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 目标责 任:作为第一责任人,“河长”对所负责河道的水生态改善负领导责任 措 施手段:各地要对辖区内“河长制”河道造册建档,有针 对性地确定治污方案 责任追究:河道水质的考核得分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 考核得分靠后,且所属河道水质恶化的责任人,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气中 接触,转化为 ,同时 使空气中酸度增加,分析飘尘起的作用为_____作用,酸雨形成原因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防止 污染方法①煤中掺石灰燃烧, 转化为又氧化到 ,② 通入石灰乳,制成 用于制 纸,请写出涉及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 解析, 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化学知识,将有害物转化为盐, 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催化; 例 下例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 21 世纪教育网 A
,( 2)。 2在 2SO2 + O2 ==== 2SO3的平衡体系中加入由 18O构成的 O2,当平衡发生移动后 SO2中 18O的含量将 (增大,减小,不变),其原因是。 2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O2和 N2O4混和气体,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气体颜色由浅变深,其化学方程 式为 ,然后又由深变浅直至无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加热后随着温度的逐步下降,气体颜色又由无色逐渐就深,最后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