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祥焦炉烘炉方案内容摘要:
下横铁处。 三线在篦子砖处。 30 、钢柱曲度:采用三线法进行测量。 计算公式如下 : e A = ac + (ba) —— E 式中 , A────炉柱曲度 毫米 a────上部钢丝线至炉柱正 面的距离 毫米 b────下部钢丝线至炉柱正面的距离 毫米 c────中部钢丝线至炉柱正面的距离 毫米 e────上 .中部钢丝线间的距离 毫米 E────上 .下部钢丝线间的距离 毫米 、保护板垂直度;采用二线法进行测量。 、操作平台支柱垂直度:在支柱上部、下部打上油漆标记,用托盘和线锤测定(上部为固定距离)。 、操作平台、蓄热室走台及炉柱底部和废气开闭器两叉部的滑动的测定方法:在冷态时,先打好测定标记,测定预留距离的尺寸,烘炉中测定的距离与冷态时的差值,即是它们的滑动量。 、抵抗墙垂直度。 冷态作好测点标记,测定冷态原始数据,升温后按标记测量。 、炉长的测量工具采用钢板尺。 为防止钢板尺的弯曲而影响测量精度,可将钢板尺固定在木棒上。 炉长测量时,读数统一规定在钢线的外侧。 31 、膨胀测量;弹簧测量与调节作业的工作内容、测点、频度等见表 4- 3。 、烘炉热修工作 烘炉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体因膨胀原因而产生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要点: 1) 蓄热室封墙应严密,不许有裂纹,蓄热室顶部测温孔及篦子砖测温孔铁件四周缝隙,可用蘸有水玻璃粘土火泥浆的石棉绳塞严; 2) 废气开闭器与小烟道连接缝,废气开闭器底座与分烟道弯管四周接缝用泥浆抹严,不得漏气,每周应普查一次; 3) 炉顶表面裂缝应先用石棉绳填塞; 4) 总烟道、分烟道各处裂缝和间隙,用掺有水泥的粘土火泥抹严,不得漏气,每周检查一次; 5) 装煤口盖、上升管座的四周间隙,用火泥抹严不得漏气。 4. 6 烘 炉期间温度监测项目表 烘炉期间温度监测项目表 表 4— 1 序 监测项目 工具 监测点 监测位置 监测 说 32 号 频度 明 1 直行温度 热电偶 ﹑光学高温计 全炉第 8, 25 火道 每 5分钟一次 检查控制全炉温度的均匀性 2 管理火道温度 热电偶 ﹑光学高温计 1, 2, 6, 11, 16, 21,26, 31, 36, 41, 46,51, 55, 5 6 6 号燃烧室的 1, 3, 8, 14,19, 25, 30, 32 火道 同上 同上 用作 升温控制 3 横墙温度 热电偶 26号燃烧室的所有火道 同上 同上 焦炉横向温度 4 蓄热室顶 部温度 同上 1, 2, 6, 11, 16, 21,26, 31, 36, 41, 46,51, 56, 5 6 67 号蓄热室的机焦两侧 距封墙表面 米(蓄热室测温孔) 同上 检查焦炉高向温度分布 6 小烟道温 度 500℃温度计 同上 小烟道两 叉部 每 4小时一次 33 7 总,分烟 道温度 热电偶 总,分烟道测温孔 烟道中心 附近 每 4小时一次 检查焦炉温度分布 8 抵抗墙温 度 同上 抵抗墙顶部测温孔 距炉顶 ~2 米 每 5分钟一次 同上 9 大气温度 玻璃温度 计 不受炉温及阳光辐射影 响的地方 每 4小时一次 烘炉期间压力监测项目表 表 4— 2 监测项目 所用仪表 监测地点 监测次数 说 明 34 看火孔压力 斜型压力计 选择燃烧室的 7, 26火道 白班测一次 总,分烟道吸力 斜型压力计 总,分烟道测压点 每小时测一次 保持规定值 废气分析 奥式分析仪 第 6, 21, 30, 45燃烧室的 7, 25 火道 白班一次,每次取一个燃烧室,循环取样 护炉设备及炉体膨胀监测项目表 表 4— 3 监测项目 监测位置 监测时间及频度 说 明 炉柱曲度 炉温 700176。 C前每天测一次, 700176。 C 后酌减 用三线法测定 炉长测量 上横铁,下横铁,篦子砖 同上 同上 大弹簧负荷 按固定测点进行测量 每天测一次并调节 测量用临时走台拆除后减少测量次数 纵拉条弹簧负荷 同上 每周一次 35 小弹簧负荷 同上 点火前及 12 200、 300、 500、 700176。 C时测量并调节一次 顶丝调节及炉门炉框(保护板)上移检查 炉框底部缝隙 顶丝与炉框接后每天调整一次 纵拉条托架松放 每 100176。 C测调一次 机焦侧走台支柱垂直度及滑动情况检查 支柱相对滑动点标记处 每 100176。 C测定一次 滑动良好时可不测垂直度 抵抗墙垂直度测量 抵抗墙外侧测点固定并标记 每 100176。 C测定一次 使用托盘及线锤 抵抗墙顶部外移测量 每 100176。 C测定一次 炉端墙膨胀缝变化测量 炉端墙 30 毫米膨胀缝上下取两点,测点固定并标记 每 100176。 C测定一次 炉高测量 炉顶看火孔座砖,(机,中,焦) 每 100176。 C测定一次 按 1, 2, 6, 11, 16, 21,26, 31, 36, 41, 46, 51,55, 5 6 66 燃烧室取测点 36 基础沉降测量 每 100176。 C测定一次 测量队 炭化室底热态标高测量 烘炉末期 炉柱下部滑动检查 滑动点标记处 每 50176。 C 检查一次 小烟道连接管滑动情况检查 每个连接管 每 50176。 C 检查一次 炉柱与保护板间隙检查 每 100176。 C检查一次 序 号 项 目 执行时间 (燃烧室温度 C) 说 明 37 1 炉顶裂缝密封 用石棉绳密封 2 临时大棚拆除 250C 雨季可延迟 3 保护板顶面铺防水层 拆除大棚前 4 交换开闭器调整 500C 5 小烟道承插部密封 600C(交换开闭器调整后 ) 取出临时密封石棉绳 , 按设计填石棉绳 ,勾缝 6 斜道正面膨胀缝填塞及灰缝 精整 600C 膨胀缝用石棉绳沾浆填 塞 7 30mm 膨胀缝填塞 600C 散石棉绳沾浆填塞 8 蓄热室封墙勾缝精整 750C 封墙保温层施工前 9 交换开闭器与烟道连接口填 石棉密封 600C 交换开闭器调整后 10 砖煤气道灌浆 600C 可根据实际情况至生产后 11 桥管承插部密封 650C 石棉绳、灰浆 12 吸气管、焦油盒联接 650C 13 煤气、废气系统润滑点加油 试车前 14 集气管操作台梯子连接 650C 15 割去压保护板顶丝 650C 砌小炉头前 38 16 氨水支管连接(上升管周围) 650C 17 蒸汽管、工业管压缩空气管连接(上升管周围) 650C 18 交换系统试运转 650C 19 装煤车轨道安装调整 650C 700C时轨道固定 20 装煤车摩电线架、摩电线安装调整 650 21 炉顶安全栏杆固定 650C 22 装煤车轨道与端台部接轨 700C 23 拦焦车轨道与端台部接轨 700C 留基础茬部补浇混凝土 24 煤气小支管(立管)法兰紧固 750C 25 集气管托架与炉柱间螺栓固定 750C 26 横拉条下放就位 750C 27 转 煤气 内加热 750C 28 拆除 封墙挂炉门 改为正常加热后 29 补抹炉肩缝磨板灌浆 保护板灌浆前 炉肩缝灰浆:低温硅火泥 50%,精 39 矿粉 50%,加水玻璃 1% 30 拧紧保护板与炉框连接螺栓 800C 均匀拧紧 31 保护板底部缝塞 保护板灌浆前 32 保护板上部接头缝石棉绳塞紧 保护板灌浆前 33 保护板灌浆 700C 分段灌浆 34 炉顶吹扫及石棉绳清除 炉顶灌浆前 35 小炉头重砌 750C 保护板灌浆后及炉顶正面缝精整及填塞石棉绳后进行 36 炉顶灌浆 800C 包 括拉条沟 37 炉顶面精整 炉顶灌浆后 38 拉条沟隔热及盖砖砌筑 750C 分段进行,配合弹簧测调 39 操作台排水管固定 850C 40 全炉灰缝修补 800C 41 炉门刀边调整 装煤前 42 炉门修。永祥焦炉烘炉方案
相关推荐
驾驶员,按奖罚规定处理。 车辆驾驶员,定车定人,未经领导同意不准外借他人驾驶、串开车辆。 二、 环卫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和落实安全 生产,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特制订以下制度: 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接受交通民警的指挥和检查,积极参加交通安全委员会的安全会和交通宣传等活动。 不准酒后驾车、强行超车和违章行驶。 认真执行车辆三检制度,做好设备的维修
炔雹芜郡靛箭嗜苫坡娘奈 塔式起重机安、拆检测验收制度………………………………………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 工方案 房县大木镇盛世佳苑工程 TC5710 型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登记资料 7 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备案资料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 使用单位: 监理单位
paci ngLinesToPoction. Par agr aphFor m Selecti m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t. LineSpacingLi nesToPoi nts(2) Sel ect aphForm at .Li neSpacingLinesToPoint selecti mat .LineSpaci ngLi
多年的商业软件的经验积累,科脉推出了大型的商业 POS/ERP 软件-科脉凌云商业系统,她以现代商业管理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企业连锁运营的实际需求,以商品和供应商为设计主线,全面考虑企业的采购管理、营运管理、财务管理、 CRM 管理、决策分析等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采用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以解决中心数据交换、无纸化作业、多模式管理
深度 有效深度不少于 1000㎜ ,加上化粪池的上部的空间,池深约为 1200㎜。 进粪管 可采用塑料等材质的管件,内壁应光滑,管内径为 150mm。 进粪管上端与便器下口相接、固定,下端通向第一池,深度距池底 1/2处为宜。 过粪管 可采用塑料、水泥等管件,要求内壁光滑,管内径一般为 100mm。 过粪管形状:可选用倒 L形或与隔墙水平夹角呈 600的斜插管;过粪管位置:
让 “ 注水肉 ” 现形.他的根据是 肉和水都是导电体,但导电率不同.他边试验边改进,最终制作出了这台测试仪。 试分析他主要经历了哪些设计环节 ( D) A.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 B.制作模型或原型 C.测试、评估和优化,产品的使用、说明 D.经历了以上全部环节 9 钱丹丹准备为家里设计一款可以 360176。 旋转的置物架 ( 如 图)。 下列设计分析不合理的是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