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xx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科综合历史内容摘要:

爆发后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失业率为最低,故选D。 经济危机爆发后,工农业产品滞销,物价暴跌而非通胀上扬,故 A项错误; B、 C项应与图表曲线相反,故排除。 12. 下表反映了 1973 年苏联经济与美、法、日的对比,据此可知 的新霸主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特征。 表格信息反映了相对与美、法、日等西方国家,苏联经济中 1000 人以上的大工厂数量及其生产的工业品产量的比重均占绝对的优势,可见规模经济是苏联经济模式的特征,故选 C。 A、 B、 D 三项均在表格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 二、综合题:共 5 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用本民族的语言 ——英语,而不是拉丁文,书写了《统治者之书》。 在书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教士,而是培养新的 统治者 (行政官员 )——绅士。 而绅士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 该书表现出 16 世纪英国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新的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既有一般资产阶级要求的共性,又突出了英国资产阶级发展的个性。 —— 摘编自刘明翰、陈明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民国之初, “皖省教育自受军事影响以后,即萧索不堪 ——全省学校则亦只有四十余所 ”。 据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 )的一项统计,当时安徽省尚有私塾 14388 所,塾生 188935人,塾师 14424 人。 而当时安微省的近代初等学校总计 5415 所,可见当时私塾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且近代式小学依然 “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千字文》等书 ”。 根据当时的教育视察报告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多县教育 “经费困难 ”,难以维持现状,甚至多有债务。 —— 摘自李发根《试析近代中国教育所透视出的社会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治者之书》所体现的基本教育思想,并简析该教育思想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的状况,并分析造成该状况的社会背景。 【答案】 (1)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民族主义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国家兴起。 (2)状况:新式教育与旧式教育并存,旧式教育并存占重要地位;教育经费缺乏社会特征: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经济落后,社会贫困;封建思想残余依然大量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 16 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和民国时期安徽教育的发展。 第 (1)问,依据材料一 “在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用本民族的语言——英语,而不是拉丁文,书写了《统治者之书》。 在书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教士,而是培养新的统治者 (行政官员 )——绅士。 而绅士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强健的 体魄 ”,结合所学概括得出 “人文主义、民族主义 ”的教育基本思想;根据上述材料中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的理解,结合时代背景及相关的所学知识,从思想运动、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等方面分析概括出该教育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 第 (2)问,依据材料二 “据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年 )的一项统计,当时安徽省尚有私塾 14388所,塾生 188935 人,塾师 14424 人。 而当时安微省的近代初等学校总计 5415 所,可见当时私塾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 根据当时的教育视察报告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多县教育 „经费困难 ‟,难以维持现 状,甚至多有债务 ”,概括得出 “新式教育与旧式教育并存、旧式教育并占重要地位,教育经费紧张 ”等状况。 由材料中民国之初 “皖省教育自受军事影响以后,即萧索不堪 ”,联系材料中安徽教育发展状况的理解,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相关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概括造成上述教育状况的社会背景。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近代史上,林长民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成云人物,他曾在晚清和民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长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