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灰窑工程的钢结构制作安装冬季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 第 15 页 共 32 页 行业标准的规定。  下雪或下雨时不得露天施焊,构件焊接区表面潮湿或有冰雪应清除干净并加以烘干。 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持证 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 焊接材料必须按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烘干,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 焊条必须放置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 根据设计要求的焊缝等级及规范要求,作相应的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检验。  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不得自由施焊,不得再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 焊接材料使用: 埋弧自动焊 Q235B、 Q235C 、 Q235BF 均采用 H08A 焊丝,焊剂 HJ431,焊丝直径φ =。 手工焊 Q235B、 Q235C、 Q235BF 采用 E4303 型焊条,焊条直径φ =5mm CO2 气体保护焊焊接采用 H08Mn2SiA 焊丝,焊丝直径φ =。 CO2 气体纯度不应低于 %(体积法),其含水量不应大于 %(重量法)。 瓶装气体,瓶内压力低于 1Mpa 时应停止使用。  接料焊缝及工字形四条主缝的焊接均采用自动焊焊接。  角焊缝转角处宜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 ,弧坑应填满。  施焊前对构件焊缝处的水锈、油及脏物进行清除。 第 16 页 共 32 页  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 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 焊条烘干 1) 碱性低氢型焊条在使用前必须烘干,温度一般采用 350℃ ~400℃,烘1— 2 小时,并随用随取,使用前采用保温桶。 2) 酸性焊条在 70℃ ~150℃烘干 1 小时。 3) 自动焊丝要求除锈,焊剂要求在 150℃ ~350℃,烘 1— 2 小时。  当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焊接区域的风速应加以限制。 风速在2m/s 以上时,应设置挡风装置,对焊接现场进行保护。  焊接顺序 1) 工字形截面的焊接顺序如图 2) 加劲板加固板由中间向两边焊,并采取对称及分段跳焊的方法。 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对要求焊透的对接焊缝焊完后,应打上焊工钢印。  T 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 t/4。 第 17 页 共 32 页 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檫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 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 面留下凹痕。  焊缝的感官质量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见表 8~表 10 对接自动埋弧工艺参数 表 8 板厚( mm) 焊丝直径( mm) 焊接 顺序 焊接电流( A)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mm/min) 接头形式 12 4 正 反 620660 680720 35 420 410 14 4 正 反 830850 600620 3638 3538 420 750 16 正 反 530570 590640 31 33 630 20 正 反 780820 2932 330 25 正 反 700720 700750 3638 330 30 正 反 750800 800850 3638 300 第 18 页 共 32 页 T 型接头单道自动埋弧焊工艺参数 表 9 焊脚高度 (mm) 焊丝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电弧电压 ( V) 焊接速度 ( mm/min) 备注 10 15 12 550600 600650 600650 3436 3637 3637 450 400 400 船 形 焊 CO2 气体保护焊工艺参数 表 10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 A) 电源电压( V) 焊接速度(mm/min 焊丝伸出长度 (mm) 气体流量(l/min) 焊接位置 200210 2528 2530 1015 2025 角焊缝  主要机具:喷砂枪、气泵、回收装置、胶管、铲刀、手砂轮、砂布、钢丝刷、棉丝、小压缩机、油漆小桶、刷子、和附件等。  油漆工施工作业 应有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  防腐涂装工程前钢结构 制作 工程 必须已 检查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  防腐涂装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有防火和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和人员中毒事故。  露天防腐施工作业应选择适当的天气,大风、遇雨、严寒等均不应作业。  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经化学除锈的钢材表面应露出金属色泽。 处理后的钢材表面应无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 基面清理除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涂层质量的好坏。 因此涂装工艺的基面除锈质量分为 级和 St3 级,见表 11 的规定。 钢结构除锈质量等级 表 11 序号 等级 质量标准 除锈方法 1 完全除去黑皮、铁锈以及外物,仅有少许之斑点异物留存,表面呈近似白金属色泽。 喷砂除锈 第 19 页 共 32 页 2 St3 处理表面针孔、锈洞及异物,并经清除灰尘后其表面出现应有金属光泽。 手工和电动除锈  底漆涂装: 1) 刷第一层底漆时涂刷方向应该一致,接槎整齐。 2) 刷漆时应采用勤沾、短刷的原则,防止刷子带漆太多而流坠。 3) 待第一遍刷完后,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隙,防止第一遍未干就上第 二遍,这样会使漆液流坠发皱,质量下降。 4) 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刷第二遍,第二遍涂刷方向应与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这样会使漆膜厚度均匀一致。 5) 底漆涂装后起码需 4~ 8h 后才能达到表干、表干前不应涂装 中间漆和 面漆。  面漆涂装: 1)钢结构的面漆要在中间漆表干后进行,且表面灰尘、土和其他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 面漆的调制应选择颜色完全一致的面漆,兑制的稀料应合适,面漆使用前应充分搅拌,保持色泽均匀。 其工作粘度、稠度应保证涂装时不流坠,不显刷纹。 3) 面漆在使用过程中应不断搅和,涂刷的方法和方向与上述工艺相同。  表面涂装施工时和施工后,应对涂装过的工件进行保护,防止飞扬尘土和其它杂物。  涂装后的处理检查,应该是涂层颜色一致,色泽鲜明光亮,不起皱皮,不起疙瘩。  涂装漆膜厚度的测定,用漆膜测厚仪测定漆膜厚度,漆膜测厚仪一般测 第 20 页 共 32 页 定 3 点厚度,取其平均值。  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品种、型号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不得误涂、漏涂,涂层应无脱皮和返锈。 涂刷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气泡,附着良好。  成品保护 1) 钢构件涂装后应加以临时围护隔离,防止踏踩,损伤涂层。 2) 钢构件涂装后,在 4h 之内如遇有大风或下雨 时,应加以覆盖,防止粘染尘土和水气、影响涂层的附着力。 3) 涂装后的构件需要运输时,应注意防止磕碰,防止在地面拖拉,防止涂层损坏。 4) 涂装后的钢构件勿接触酸类液体,防止咬伤涂层。 5) 涂层作业气温应在 5~ 38℃ 之间为宜,当天气温度低于 5℃ 时,应选用相应的低温涂层材料施涂。 6) 当空气湿度大于 85%,或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进行涂层作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