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矿山 安全监察机构。 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 山东能 源机械集团 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8 永久性避难硐室设计方案 国家标准明细 根据第二章的相关阐释,整理国家标准如下 工程建设 布置要求 避难硐室应 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前后 20 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标示要求 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 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 硐室门 结构 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第一道门 抵挡一定强度 的 冲击波 , 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 第二道门 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门墙 设单向排水管 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配置 上设观察窗。 冲击力 ≥ 兆帕 掏槽 ≥ 米 墙体 墙体用强度不低于 C30 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支护材料 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 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 地面高度 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 米。 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 山东能 源机械集团 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9 钻孔(不是必须) 直径 ≥ 200 毫米 配置 通过钻孔设置水管和电缆时,水管应有减压装置; 压风机 钻孔地表出口应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并储备自带动力压 风机,数量不少于 2 台。 过渡室 配置 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面积 ≥ 米 2 生存室 配置 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 , 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高度 ≥ 米 宽度 ≥ 米 面积 ≥ 米 2/人 人数 20~100 人 系统配置 安全监测监控 总体要求 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 过渡室 可检测或监测 氧气、一氧化碳。 生存室 可监测 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 硐室外 可检测或监测 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温度。 人员定位 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 压风自救 功能 供给足量氧气 配置 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 压力 压风出口压力在 ~ 兆帕之间 供风量 ≥ 米 3/分钟 人 连续噪声 ≤ 70 分贝 供水施救 功能 为避险人员供水 ,为 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 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 山东能 源机械集团 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10 配置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 通信联络 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其他要求 各种管线在接入硐室前应采取保护措施。 避难硐室内宜加配无线电话或应急通讯设 施。 生存保障 供氧系统 不低于 升 /分钟 人 气体净化 CO2 不低于 升 /分钟 人 CO 20 分钟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 %降到 %以下 气体浓度 O2 %~ % CO2 % CH4 % CO % 温度 ≤ 35 摄氏度 湿度 ≤ 85% 正压 ≥ 100 帕的正压状态 食品 ≥ 5000 千焦 /天 人 饮用水 ≥ 升 /天 人 自救器 隔绝式 , 有效防护时间应不低于 45 分钟。 其他 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及急救箱、照明设 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 备注 硐室面积和物资储备要求备用系数≥。 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 山东能 源机械集团 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11 SN 硐室工程建设方案 1. 硐室的布置 SNKYD96/80 型永久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不受采动影响;前后 20 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2. 硐室标示 硐室的设置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有清晰、醒目的标示。 硐室采用黄色喷涂,标识牌清晰、醒目,悬挂于硐室外;标识牌中标注有硐室的类型、型号、尺寸、容量;在矿井避灾路线图中,有井下全部避难硐室的位置标注;在 巷 道中有紧急避险硐室行进路线的明显标示,以便指引遇险人员迅速到达避险硐室;在井下通往紧急避险硐室的入口处有“永久避险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 硐室门 SNKYD96/80 型永久避难硐室由过渡室与生存室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的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 的 冲击波 , 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 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硐室门采用山东能源机械集团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的 KD105 矿山井下避难硐室防爆门( 890*1770*16),抗爆压力为 兆帕,防水性能为 兆帕。 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加装手动阀门。 过渡室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生存室的门上设有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 山东能 源机械集团 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12 硐室的隔离门与墙按照不低于井下水泵房密闭门的标准建造,密封性能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墙周边挖槽,深度≥ 米,或见硬顶 、硬帮; 4. 墙体 墙体用强度不低于 C30 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气密性。 5. 硐室的支护 SNKYD96/80 型永久避难硐室采用拱型建筑结果,两侧墙壁高度不低于 3 米;墙壁与顶棚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 米。 (可根据矿井下实际情况来选择支护方式) 6. 硐室面积 SNKYD96/80 型永久避难硐室建筑尺寸:宽度为 米,高度为 米,总长为 47 米。 其中:过渡室(共 2 个)为 4 米、门墙(共 4 个) 米,生存室 米。 SNKYD96/80 型永久避难硐室的过渡室净面积 平方米,内部设置有压缩空气幕 压缩 、 喷淋装置 、机械式打包马桶、压缩空气瓶和压缩氧气瓶 ,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SNKYD96/80 型永久避难硐室的生存室使用总面积为 平方米,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为 80 人,除去相关设备所占面积后,可以达到人均使用面积≥ 平方米。 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SN 硐室系统配置方案 SNKYD96/80 型永久避难硐室 紧急避险设施与矿井安全监 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 并提供多个生存保障系统, 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为 80 人硐室提供 96 小时完全隔绝的生命保障。 . 环境监测 /监控 /安保系统和 人员定位系统 永久式避险硐室设计方案 山东能 源机械集团 通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13 该系统含防爆监控云台摄像机、数据记录用工业计算机、高能蓄电池、 CO、O甲烷、 CO2气体监测探头、监测数据采集仪、地面远程监视计算机、远程监视数据通信线缆等。 将对以下 4 种情况进行集成化统一监测,统一控制,统一记录,非常方便易用,也便于后续情况分析。 ( 1)对两个过渡室的 CO、 O CH CO2 的浓度,以及气压进行实时监测(如图 1); ( 2)对生存室三个不同位置的 CO、 O CH CO2 的浓度,温湿度,以及气压 进行实时监测(如图 2); ( 3)对硐室外两侧的 CO、 O CH CO2 的浓度,以及气压 和温度 进行实时监测(如图 1); ( 4)紧急情况下地面人员对硐室内避难人员情况的监控。 ( 5)日常维护中对硐室的值班、参观及其意外情况进行监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