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热泵-热水-机组-技术-资料内容摘要:

机组特点: 用户用水舒适性强,出水温度稳定:机组内部设有电动流量调节阀(根据当前进水温度、环境温度、设定的出水温度、机组当前的能力值,进行计算后自动调节),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用水温 度( 通常情况 机组出厂默认设置为 55℃ 出水); 热泵技术资料 第 11 页 共 26 页 机组运行效率高、寿命长,在正常运行模式下自来水以一站式的流程直接被机组加热到设定温度而进入保温 水箱,通过这样的直热方式低温的自来水吸收了机组产生的热量,同时机组里制冷剂在冷凝段得到充分的热量释放,制冷系统压力比较低,压缩机克服系统压力所消耗的电能也就比较少,这就是直热式热水机组所特有的高能效奥秘所在 (能效比 COP高达 ),优良的冷媒运行条件下压缩机运行寿命更长。 (二 )、循环式热水机组 加热 系统 循环式热水机组在安装工程中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循环式,另一种是间接循环式,尽管形式上两种循环式有一定的区别 :直接循环式系统跟直接加热式系统一样简单明了;间接循环式却要另外设置多余的 加热 水箱,需要比较大的占地面积,工程辅材也比较多,虽然是两种循环式系统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都是采用循环式热水机组,该机组本质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注定逃脱不了天生具来的种种缺陷。 两种循环式热水机组原理示意图 热泵技术资料 第 12 页 共 26 页 A、 循环式热水机组系统流程说明: 循环式热水机组运行模式单一,即只有循环的启、停;被教条化的设计在面对用户用热负荷变化、环境温度 变化等诸多客观影响因素的时候自身调节却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循环式机组无法调节出水温度,具体表现在当用户在某一时段大量用水时要想防止水箱水温降低就只能采用启动机组循环加热,在水箱中设置感温包,通过感温 包感测到的水箱水温来决定机组是运行还是停止,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用户不停的用水,自来水也不停的补充到水箱中,有冷水的补充当然水箱的水温会降低,此时机组运行,温水不停的进入机组被再次加热;正是这种参数不可控制的特性导致用户用水温度不能保持稳定,更谈不上有任何的舒适度。 B、循环式热水机组特点: 用户 用水舒适性差,出水温度不能确定:机组内部没有设置相应装置以实现机组的自我调节功能,唯一决定机组启、停的传感器就是保温水箱的感温包,由于数据采样点的设置远离机组,机组往往接收到的运行条件信号跟其自身运行工况 (水环境、气候环境 )偏离甚远导致各功能件协调运行出现脱节;这种脱节在实际的应用中会表现为用户用水忽冷忽热,在商业场合很容易招致客户反感而投诉。 机组运行效率低下、寿命短,在循环式热水机组中由于进入机组被加热的水是温水(水温一般是 50℃ 55℃ 以上),这样的水环境下制冷系统中冷凝温度高,系统压力 高,系统容易出现泄漏冷媒甚至出现爆管的现象,压缩机长期(循环式热水机组 90%的时间会在此工况下运行)在如此恶劣的工况下工作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来克服系统的高压力,而且所有的压缩机零部件均运行于高压力超负荷工况中,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机械疲劳,结构件变形,密封件泄漏,电器元件迅速老化等诸多问题。 而且循环式热水机组耗能多,产热少,能效比差 (能效比 COP仅 ),整机各部件寿命短。 热泵技术资料 第 13 页 共 26 页 二、热(冷)回收热泵机组技术资料 一、产品介绍 我们知道一般 空调机的 工作 原理 就 是:通过消耗一定的能量,把空调 房间产生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中;或把低温环境中的热量转移到空调房间。 当把空调房间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时,一是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二是白白的浪费了热能。 如何有效的利用能源,把排掉的热量充分利用起来。 而 热回收型风冷冷热水机组(又称为热回收空调)有效弥补这点 , 热 回收型空调是根据能量守衡原理,把空调房间的热量转移到水中,进行二次有效利用,一方面避免了空调排热对环境的影响,节约了热量的浪费;另一方面节约了加热生活热水的能源,避免了双重浪费,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节约了加热生活热水的运行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热回收型风冷冷 热水机组 是风冷冷热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完美结合体 ,是二者的优化组合。 除能满足冬、夏季向室内提供空调外,还能 全天候(不受气候变化的局限) 提供 50℃ ~ 60℃的生活热水。 完全取代了建筑上传统的 “ 中央空调 +热水锅炉 ” 的模式。 无须机房、一机多用,避免了空调和热水设备的双重投入,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无危害。 省却投资费用和运行、维护成本。 免费热水、运行费用低 夏天一当空调供冷气,室外侧会吹出 50℃以上的热风,如果水吸收了这部分热量,岂不是可免费得到 50℃以上的热水。 热水回收型风冷冷热水机组就完全可以做 到这点,可以不用付一分钱就可以得到整个冷气供应季节的免费热水,冷热能效比( COP)是双倍的,高达 6以上。 冬季 热水回收型风冷冷热水机组从室外大气中吸收低位热源,并将该热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升高到 50℃以上,这时的生活热水是有尝的,只需要花一少部分电能,就可以得到大量的热能(这一点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一般其使用费用约为电热水锅炉的 1/3 以上,比一般的燃油锅炉节约40%以上。 一机 三 用,节省投资 热水回收型风冷冷热水机组是风冷冷热水机组和热泵热水器完美结合体,除满足建筑物夏天供冷气、冬季供暖的要求 外,还能全天候(不受气候变化的局限)供应 55℃ 的生活热水,可完全取代热水锅炉,省去热水锅炉的投资。 智能化控制,随心所欲 电脑化控制,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使用上的特殊要求,把主机设置成 “ 制冷 +热水模式 ” 、“ 制热 +热水模式 ” 、 “ 热水模式 ” 、 “ 制热模式 ” ,更符合您的要求。 可替代锅炉 热泵技术资料 第 14 页 共 26 页 本机组是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升级产品,解决了热水供应的难题;是传统 “ 中央空调 +热水锅炉 ” 理想换代产品,可多机组合,无需机房,节约建筑面积,冷气、热水联产,环保节能。 机型多样化 可提供适合不 同场合的各种机型,户型、别墅型、宾馆型。 产品广泛适用于星级酒店、医疗卫生、学校、康体娱乐场、别墅、多居室家庭等。 二、模块演示 制冷 +热水模式 在需要冷气的季节,可以选择“制冷 +热水”的模式。 此时机组的空调模块产生冷气,热水模块产生生活热水,这时不但生活热水是免费的,而且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机组的电能消耗。 → → → 制热 +热水模式(热水优先) 在需要暖气的季节,可以选择:制热 +热水”模式。 此时 机组采取热水优先模式,即按照下图示说明。 热水模块产生生活热水,这时机组就相当于一台单独的热泵热水机组,可以用少量的电能可制取大量的热水。 ← → → 制热 +热水模式(热水达到设定温度) 在需要暖气的季节,可以选择:制热 +热水”模式。 此时机组采取热水优先模式,当生活热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要求时,转为给空调提供空调热水,即按照图示说明。 这时机组就是一台运行在制热的空调。 ← → → 热水模式 辅助模块 热水模块 电能模块 空调模块 辅助模块 热水模块 电能模块 空调模块 辅助模块 热水模块 电能模块 空调模块 热泵技术资料 第 15 页 共 26 页 如果业主不需要冷气,又不要制热,可以选择“热水“模式,只提供生活热水。 这个时候就相当于一台热泵热水机组。 ← → → 三、应用案例及经济性分析对比 从以下事例对机组的经济性能作一个详细的比较说明。 (一)项目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 项目工程概况 ( 1) 项目概况:某四星级酒店建筑面积 5000m2,其中空调面积: 3600m2; ( 2) 设计内容: 一、二、十层中央空调和 120间 客房 集中供 热水。 设计依据 (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0年版( GB5004595) ( 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手册》 GBJ1687 (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0年版( GBJ1697) (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20 ( 二 ) 室内、外设计参数 室外空调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 夏季空调计算平均风速: m/s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70 % 室内空调 热水 设计参数 辅助模块 热水模块 电能模块 空调模块 热泵技术资料 第 16 页 共 26 页 ( 1)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房 间名称 夏季室内温度( ℃ ) 冬季室内温度( ℃ ) 室内相对湿度( %) 新风量 ( m3/ ) 噪音等级: dB( A) 客房 25177。 1 20177。 1 40%- 60% 30 35- 45dB 大堂 26177。 1 19177。 1 40%- 60% 50 40- 0dB ( 2)空调负荷估算指标 空 调 区 夏季空调冷负荷( w/㎡ ) 冬季空调热负荷( Kcal/㎡ ) 客房 120~ 150 55~ 65 大堂 120~ 150 55~ 65 ( 3)酒店客房热水负荷计算指标 最不利季节自来水温度 (℃) 最不利季节环境温度 (℃) 设备额定产水温度(℃) 客房热水用量 ( KG/间 .天) 12(平均) 10(平均) 55℃ 250(平均) 卫生热水计算参数 用热水 温度: 55℃ ; 设计冬季最不利冷水平均温度 12℃ 日平均用水量: 250 KG/间 .天 120间 =30吨 /天。 ( 三 ) 空调和热水方案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使用上的特点, 拟该酒店 空调和热水 系统 采用如下方案: 其中 空 调主机采用 风冷式冷热水机组 +带热回收的风冷式冷热水机组 作为供应酒店的冷暖空调和热水供应。 运行方式为: 夏季机组制冷运行,热回收机组在制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