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复习内容摘要:

满足抗震 的要求外 ,其墙体的布置相对较为自由,在平面组合方面可获得交通组织的方便并能够形成较好的采光和通风的条件,尤其适用于民用住宅。 43,短肢剪力墙的体系较之长肢的剪力墙体系更能够增加建筑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变动的可能性。 44,骨架结构体系 ——对于建筑空间布置在构思上主要在于用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来取代了一片承重墙。 这样原来在墙承重结构支承系统中被承重墙体占据的空间就尽可能地给释放了出来,使得建筑结构构件所占据的空间大大减少,而且在骨架结构承重系统中,无论是内、外墙均不承重,可以灵活布置和移动,因此较为适用于那 些需要灵活分隔空间的建筑物,或是内部空旷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立面处理也较为灵活。 ① 框架结构建筑的特点:由于墙体不用承重,故可以创造开敞的空间,且作为围护分隔的墙体可以根据各个楼层的不同需要设置,无需上下对齐。 ,② 框剪、框筒体系:框剪体系的建筑物,剪力墙的布置除满足结构方面的需要外,如能与建筑空间的布置相协调,更能发挥框架原有的灵活性。 框筒等体系的建筑物,筒体在垂直方向的适当变形,可以造成丰富的建筑体型 ③ 板柱体系:板底平整,可降低层高,且内部空间分隔不受梁的影响。 适用于使用荷载合适的商场、图书馆、仓储、多层轻 型厂房等。 ④ 刚架、拱:在结构上属于平面受力体系,可以通过改变排列方式或平面尺寸适应较活泼的建筑平面和体型;还可以结合空间结构屋盖系统覆盖大空间。 ⑤ 排架体系:屋架等与柱子之间铰接,能够承受大型的起重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动荷载。 45,空间结构支承系统 ——各向受力,可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性能,因而结构自重小,是覆盖大型空间的理想结构形式:①薄壳:属于空间薄壁结构,又可分为曲面壳和折板两种。 对建筑而言,结构本身就形成了 “面 ”,而且可以切削。 ②网架 :由许多杆件按照受力的合理性有规律地排列组合而成,可以分为平板 网架和网壳两种。 网架空间整体性好。 平板网架杆件正交、斜交后可以形成不同的平面形状,使用相当灵活。 在需要时结构杆件可以暴露。 ③悬索 :用高强钢丝做拉索,加上高强的边缘构件以及下部的支承构件,使结 构自重极大地减小,而跨度大大增加。 除稳定性相对较差外,是比较理想的大跨屋盖结构形式。 对于建筑而言,由于拉索显示出柔韧的状态,使得结构形式轻巧且具有动感。 ④ 膜 : 在本质上也是受拉构件。 像薄壳一样,兼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功能。 其张拉力来源于充气或者用桅杆、拱、拉索等构件来将膜绷紧。 由于这些构件灵活的布置形式以及膜本身轻柔的外 表,在城市室外空间小品中也常应用。 ⑤ 混合形式 : 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及材料、结构功能的合理性,以多种形式混合使用。 46, 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 : 组成建筑物实体的各种构、部件,特别是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它们相互间的基本构成关系和相互连接的方式以及建造实现的可能性和使用周期中的安全性、适用性。 47, ,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 : 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 、 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 、 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48, 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 、 充分发挥所用 材料的各种性能 、 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 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 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49, 构造详图通常是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上,通过引出放大或进一步剖切放大节点的方法。 50, 除了构件形状和必要的图例外,构造详图中还应该标明相关的尺寸以及所用的材料、级配、厚度和做法。 51, 楼板 ——沿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的结构构件。 除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能力。 建筑物中有些固定的水平 设备管线,也可能会在楼层内安装 52,楼盖 基本构成方式 : 板式楼盖 、 梁板式楼盖 、 无梁楼盖。 ? 53, 楼板层是水平方向的分隔构件,同时也是承重构件 ? 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满足防火、隔声、防水等要求 ? 还应考虑到设备管线的安装 53, 板式楼盖 : 适用于有许多小开间的房间的建筑物,特别是墙承重体系的建筑物,例如住宅、旅馆等,或其它建筑的走道、厨房、卫生间等;结构层底部平整,可以得到最大的使用净高。 54, 梁板式楼盖 : 在板底增加梁不单单具有结构方面的意义,经过对楼板的传力路线的设计,还可以重新分配传到梁上的荷载的大小, 从而控制其断面尺寸,这样对争取某些结构梁底的净高以及在平面上按照建筑设计的需要局部增加或者取消某些楼层的支座,都很有用处。 55, 无梁楼盖 : 无梁楼盖形式上是以结构柱与楼板组合,取消了柱间及板底的梁 、 楼板可以通过柱帽或无柱帽支承在柱子上,这时周边的楼板最好均匀出挑,可使结构较为单一 、 在预制柱子间将每跨一块楼板先用临时支架搁起来,待一层楼板全部就位后,在柱间的板缝中纵横铺设通长的预应力钢筋(钢丝束或钢索)并通过张拉使楼板与柱之间相互挤紧。 用这种做法,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刚度变化,减小地震作用,而地震过后又会 自动恢复原有刚性,因此抗震性能较好 、 采用梭形板和接近正方形的板的搭配,则梭形板相当于梭形的扁梁,其受力原理与普通梁板式楼盖并无太大的区别。 56, 相关规范规定,预制板在墙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 100mm,在梁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 80mm。 此外,为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在楼板与墙体之间以及楼板与楼板之间,常用锚固钢筋予以锚固。 锚固筋又称拉结钢筋,配置后浇入楼面整筑层内 57,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只能够用作单向板。 组合楼板的跨度为 ~ ,其经济跨度为 ~。 如果建筑空间较大,需要增加梁以满足板跨 的要求。 58, 地层 ——建筑物底层室内地面 ,分 实铺地面 、 架空地面。 59, ,屋顶的基本形态 : 坡屋顶 ——坡度大于 1/ 平屋顶 ——坡度小于 1/ 曲面屋顶。 60, ,坡屋顶坡度由结构构件的形状或者其支承情况形成,即由结构找坡。 支承方式 : 梁架支承 、 山墙、斜梁或屋架、椽架支承 、 空间结构构件支承。 61, 用檩条或檩上架椽支撑屋面的体系叫做檩式系统。 对木质构件来说,不用椽子时,檩条间距约为 700~ 900mm;檩条上架设椽子时,檩条间距可适当放大至 1000~ 1500mm。 对于钢砼屋架,常配以矩形、 L 形和 T形等截面 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檩条,为了在檩条上钉屋面板,常在上面设置木条,木条断面呈梯形。 对于钢屋架,则多采用轻钢檩条,形式为冷轧薄壁型钢或是小形角钢与钢筋焊接的平面或空间的桁架式檩条。 62, 椽式系统 : 是将两根呈人字形的椽子和一道横木 (或拉杆 )组成一个椽架,跨度小的可直接支承在外墙上,跨度大的可再增加支座。 为适应木屋面板的跨度,其间距一般为 400~ 1200mm。 可以将椽架看成是折线形的肋梁。 63, 坡屋顶的屋面板 : 不需基层屋面板,采用不透水或是具有构造自防水功能的成品构件,直接安装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