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气温专题内容摘要:
(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小)____ 降低气温日较差 A 吸烟除尘、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 归纳总结 】 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影响因素: 一天中地面 —— 大气系统的热量收支存储情况 日出前后午后 2时(即当地地方时 14: 00) 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天气、气候、地势 天气: 昼晴夜晴变化最大、昼阴夜阴变化最小,原因是白天云层厚,大气反射太阳辐射强,气温较晴朗天气低,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朗天气高 气候: 大陆性气候的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性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势: 如青藏高原,地势最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大。 再如泰山海拔较高,气温低,大气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于济南。 【 灵活运用 】 1.读图并回答(无锡某日气温变化示意图) ( 1) A、 B、 C、三条辐射曲线中代表太阳辐射和气温变化的分别是 和 ( 2)请判断此图表示上海是七月还是一月的气温日变化,是 月,理由是 和 ( 3)甲、乙两点中何处是地面辐射最弱时刻,是 此时地面热量的收支状况如何 ( 4)一日最高气温出现在 C A 七 昼长大于 12小时 气温较高 乙 由亏损转为盈余 午后 2时( 14: 00) 热量盈余 热量亏损 热量亏损 【 例题 】 例 读各纬度平均气温年较差示意图,分析回答。 ( 1)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是。 原因是。 ( 2) 60176。 N与 60176。 S相比较,平均气温年较差 地区更大,原因是。 ( 3)我国各地气温年较差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自低纬向高纬增加 最冷月与最热月热量收入差随纬度递增 ( 高纬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年变化越大,太阳辐射年较差大;低纬小。 故低纬终年气温较高,气温年较。高三地理气温专题
相关推荐
题 a都垂直于平面β,求证 a∥α . ,正方形 ABCD, E、 F分别在 AB、 CD的中点, G 为 BF 的中点,现将正方形沿 EF折成 120176。 的二面角 .求①异面直线 EF和 AG所成的角;② AG 和平 面 EBCF所形成的角 . 3,高是 4, A与 B分别是两底的圆周上的点,且 AB= 5,求异面直线 AB 与 OO 1间的距离。 ,已知二面角α PQβ为 60176。
xyx y N 8 10024 9 3250 100 20,.xyxyxyx y N 即 题型二 利用比较法比较大小 【 例 2】 (1)(2020 上海春招 )已知 a1, a2∈ (0,1),M=a1a2, N=a1+a21,则 M与 N的大小关系是 ( ) A. M< N B. M>
4时或者 12时。 Q地的经度为 0,那 M地就为 45176。 E,结合 M地两种可能的时间,算出北京时间可能是 5: 00或者 17: 00, 而北京正是日出,那此时北京时间 只能是 5: 00,所以北半球 正处于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M 例题 7:( 2020年全国文综卷) 图中 a是经线, 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 2~ 3题 2.若 Q地的地方时为 5时
修了水利。 开发了边疆。 少数民族内迁环境相对动荡 . 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 ,有利于统一 . . 返回 1. ( 02上海历史 4)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 鲜卑 B 匈奴 C 羯 D 氐 2.( 04广东 3)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起到推动作用 、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3.( 04全国一 16)系统总结
分别始于 A.西汉和西晋 B.西汉和东晋 C.东汉和西晋 D.东汉和东晋 A B D 4.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的书法家是 A.东汉的蔡邕 B.东晋的王羲之 C.曹魏的钟繇 D.南朝的王献之 5.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 A.恬淡舒适 B.战乱不断 C.民族融合 D.政治黑暗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 其中,我国佛像画的始祖是 A.东汉的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