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内容摘要:
应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的②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主要“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 ③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④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 苏联的成立: • ① 成立的时间 ② 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 ③ 1924年宪法 ④俄国国名的变化 • 1917年 3月之前:沙皇俄国 • 1917年 3月 — 11月:俄国 • 1917年 11月 — 1922年底:苏维埃俄国(苏俄) • 1922年底 — 1991年 8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1991年 8月 — 1991年 12月 25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 1922年底 —— 1991年 12月 25日:苏联 • 1991年 12月 25日 — 今:俄罗斯联邦。 • 拓展: • 一、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 采取的革命措施同 巴黎公社 的革命措施的异同: • 共同点:都摧毁了旧的国家机器,都对企业实行监督。 • 不同点:⑴ 苏维埃政府控制了经济命脉 ,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性质,而巴黎公社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变革。 如接管银行、铁路等,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等的土地。 ⑵苏维埃政府在 外交上 同德国签订了和约,退出战争,而巴黎公社没有同普鲁士进行讲和,所以面临国。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
相关推荐
( 5)从蒙古历史发展来看,统一过程是蒙古从奴制向封制转变的过程 任何一次统一其进步意义可归纳: “一结束”:结束封建诸候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 “三进步”: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二有利于各民族人民安定的生活、生产、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国防的巩固 二、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 (民族融合) 汉族人民对开发边疆的贡献;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 行 均输法。 九月 行 青苗法。 闰十一月 行 农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 行 保甲法。 王安石拜相。 四年二月 改革 科举。 十月 行 募役法。 行 太学三舍法。 五年三月 行 市易法。 五月 行 保马法。 八月 行 方田均税法。 六年六月 置军器监。 七年九月 行 将兵法。 九年( 1076)十月 王安石罢相。 元丰 五年( 1082)四月 改官制。 八年(
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 内举不避亲 (长孙无忌) 外举不避仇 (魏征) 用人不问出身 (程咬金) 用人扬长避短 (“房谋杜断”) 认真阅读以下材料,体会唐太宗的为君治国之道,概括“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 …… 以不失时为本。 ”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 ——休养生息,行均田制 “贞观之初 ,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 ——慎用刑法
诗 陆游 《 示儿 》 元曲 元杂剧 关汉卿 《 窦娥冤 》 揭露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元代剧作家的杰出代表 散曲 艺术 绘画 张择端 《 清明上河图 》 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 印刷术 发明:隋唐的雕版印刷 改进:宋代的活字印刷 外传:东传朝鲜、日本, 西传欧洲、埃及 较欧洲早 400年。 影响:极大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近代前期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起到极大推动与促进作用。 指南针 战国
,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大众传媒 19世纪 70年代起,开始自办近代报刊 1905年中国自摄第一部电影。 北京 —— 天津航线 冯如轮船招商局成立 唐山开平 —— 胥 各庄台湾 上海崇明清政府西装革履 中山装 旗袍 废止缠足《 定军山 》 洋务运动(技术为主) 戊戌变法(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为主) 近代化几个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