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三农问题的专题复习内容摘要:

国统区四大家族采取“ 粮食征购 ” 、 “ 征借 ” 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其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解放区: 1947年制订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国统区: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把大量财富用于战场,加强对人民盘剥 —— 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大搞通货膨胀,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下降,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 解放战争时期 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 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6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前,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同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问题与思考 2: 古代与今天农村经济政策比较,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措施 实质 作用 古今农村经济政策比较 ( 相似点 ) 减轻农民负担; 加大支持和保护 农业发展的力度; 技术革新;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调整生产关系 促进了当时 社会生产的 发展,巩固 了自身统治 比较项 时间 目的 措施的核心 根本 原因 古代政府 现今政府 稳定封建 统治 发展生 产力及 稳定社 会主义 制度 重农抑商 稳固小经济 完善农村社会主义 市场体系 a家庭联产 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调节完善农村的产业结构。 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古今农村经济政策比较 ( 不同点 ) (1) 当前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 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小农经济高度分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