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镁铝及其化合物内容摘要:
AlCl3溶液的加入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Al3++4OH− [Al(OH)4]−( 不产生沉淀 ) ;Al3++3[Al(OH)4]− 4Al(OH)3↓(沉淀物质的量由 0增至最大值 )。 两个反应中消耗 AlCl3物质的量之比为3∶ 1, 与题图也不符。 典例精析 A B C D X NaOH AlCl3 HCl Na[Al(OH)4] Y AlCl3 NaOH Na[Al(OH)4] HCl 【 例 1】 将物质 X逐渐加入 Y溶液中 ,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2与所加 X的物质的量 n1的关系下图所示。 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 【 解析 】C C随着盐酸的加入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H+ +[Al(OH)4]− Al(OH)3↓+H2O(沉淀物质的量由 0增至最大值 ); 3H++Al(OH)3 Al3++3H2O(沉淀物质的量由最大值降为 0)。 两个反应中消耗盐酸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符合题图。 典例精析 A B C D X NaOH AlCl3 HCl Na[Al(OH)4] Y AlCl3 NaOH Na[Al(OH)4] HCl C 【 例 1】 将物质 X逐渐加入 Y溶液中 ,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2与所加 X的物质的量 n1的关系下图所示。 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 【 解析 】 D随着 Na[Al(OH)4]溶液的加入先发生以下反应:[Al(OH)4]−+4H+ Al3++4H2O(不产生沉淀 );待盐酸耗尽发生 Al3++3[Al(OH)4]− 4Al(OH)3↓的反应 (沉淀物质的量由 0增至最大值 )。 两个反应消耗 Na[Al(OH)4]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与题图也不符。 典例精析 A B C D X NaOH AlCl3 HCl Na[Al(OH)4] Y AlCl3 NaOH Na[Al(OH)4] HCl C 【 例 1】 将物质 X逐渐加入 Y溶液中 ,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2与所加 X的物质的量 n1的关系下图所示。 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 【 解析 】 典例精析 A B C D X NaOH AlCl3 HCl Na[Al(OH)4] Y AlCl3 NaOH Na[Al(OH)4] HCl C 【 评注 】 图像题解法基本思路:。 首先是图的意义 —— 两个座标分别表示的意义 、 与 反应原理联系明确图的意义。 二是线的意义 —— 向上斜表示相应产物增多 , 向下斜则表示相应产物减少 , 斜率越大 , 一般表示反应速率越大。 水平线则一般表示产物量没有变化 , 但水平线位置的相对高低 , 则表示产物量的相对大小 (多少 )。 【 例 1】 将物质 X逐渐加入 Y溶液中 ,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2与所加 X的物质的量 n1的关系下图所示。 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 典例精析 A B C D X NaOH AlCl3 HCl Na[Al(OH)4] Y AlCl3 NaOH Na[Al(OH)4] HCl C 【 评注 】 图像题解法基本思路: “ 量 ”。 特别注意看 “ 三点 ” (起点 、 拐点 、 终点 )的量。 要注意从座标量看变化量 , 从变化量看图是否正确 , 看反应原理在图像中的表现。 【 例 1】 将物质 X逐渐加入 Y溶液中 ,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2与所加 X的物质的量 n1的关系下图所示。 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 典例精析 A B C D X NaOH AlCl3 HCl Na[Al(OH)4] Y AlCl3 NaOH Na[Al(OH)4] HCl C 【 评注 】 图像题解法基本思路:。 一是把曲线与反应原理对比 , 从中发现反应规律。 二是注意对比类似曲线 , 从中发现反应的差别。 【 例 1】 将物质 X逐渐加入 Y溶液中 ,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2与所加 X的物质的量 n1的关系下图所示。 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 典例精析 变式 1 向一定质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 , 下列坐标图中 , 能表示加入 Ba(OH)2溶液的体积 V与生成沉淀质量 m的关系正确的是 ( ) 【 解析 】 明矾是 KAl(SO4)212H2O, 溶液中同时含有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它们分别与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产生沉淀 , 当氢氧根离子过量后又会把氢氧化铝溶解。 同时注意 本题纵坐标表示的沉淀质量 , 沉淀质量最少时不是氢氧化钡过量的时候:假设明矾有 1 mol,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沉淀为 2 mol硫酸钡 , 质量是 466 g;当溶液中铝离子刚好完全沉淀时 , 加入氢氧化钡应为 mol,此时沉淀为 1 mol氢氧化铝 (质量 78 g)和 mol硫酸钡 (质量为 g), 总质量 g。 C 典例精析 【 例 2】 镁铝合金 g投入到 500 mL 2 mol/L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 生成 L氢气 (标准状况 )。 再加入 4 mol/L的 NaOH溶液 , 当生成沉淀量最多时 , 加入 Na。高三化学镁铝及其化合物
相关推荐
(1) 当甲是强酸时, A、 B、 C、 D、 E均含 _____元素。 (2) 当甲是强碱时, A、 B、 C、 D、 E均含 ____元素。 (3) A是 _________;乙是 _____;丙是_______。 S N 4 . 当甲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 : D的分子量比 C的分子量大 16, E是酸。 (1) 当甲是强酸时, A、 B、 C、 D、 E均含
德、意、日、俄、奥。 目的:(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瓜分中国。 暴行:在北京抢劫、烧杀。 《 辛丑条约 》 ( 1901年) ⑴内容: ①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 ,分 39年付清,本息共计 → 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
国统区四大家族采取“ 粮食征购 ” 、 “ 征借 ” 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其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解放区: 1947年制订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mg该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molaNmA C.该钠原子 mg中所含的质子数是 am11 D.该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NAg 以多角度、多综合为主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 ( 1)反应 4N H ( ) 5O ( ) 4N O ( ) 6H O( )3 2 2气 气 气 气 在 2L 的密闭容器 中进行, 1分钟后, NH3 减少了 ,则平均每秒钟变化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