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内容摘要:

下列实验。 (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一:将这只白眼雄果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姐妹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 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的那只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 请分析实验,回答以下各题: ( 1)从实验一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填“遵循”或“不遵循”)。 请写出判断的最主要的依据:。 ( 2)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的果蝇体细胞中有 4对染色体( 3对常染色体, 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 ,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的情况)。 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 (填“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 ( 3)实验二的预期结果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吗。 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相关基因用 A、 a表示) 红眼遵循杂种子一代自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1 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支持 不能 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 P 红眼♀ 白眼♂ AaXX aaXY ↓ F1 AaXX AaXY aaXX aaXY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1 ∶ 1 ∶ 1 ∶ 1 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染色体上 ,则 P 红眼♀ 白眼♂ XAXa XaY ↓ F1 XAXa XAY XaXa XaY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1 ∶ 1 ∶ 1 ∶ 1 从上述图解中可以看出,不论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其后代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每种表现型的性别比例均为1∶1∶1∶1 ,故不能确定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是否在性染色体上。 ( 4)为对( 2)中提出的假设加以证明,需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应选择的亲本的表现型。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① ; ② ; ③。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XaXa XAY) 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aa AA) 子代中雌、雄果蝇中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aa Aa) 【 解析 】 ( 1)亲代红眼与白眼果蝇杂交, F1全为红眼, F2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3∶1 ,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2) F2中白眼全为雄性,红眼中既有雄性也有雌性,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即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设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也支持了萨顿提出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3)利用假设代入法,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分析,发现不论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后代的表现型相同,可推知实验二的预期结果不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注:在绘制遗传图解时,图解格式要正确,要注明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题型一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对应训练 深度突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