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内容摘要:
下列实验。 (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一:将这只白眼雄果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姐妹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 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的那只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 请分析实验,回答以下各题: ( 1)从实验一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填“遵循”或“不遵循”)。 请写出判断的最主要的依据:。 ( 2)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的果蝇体细胞中有 4对染色体( 3对常染色体, 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 ,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的情况)。 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 (填“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 ( 3)实验二的预期结果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吗。 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相关基因用 A、 a表示) 红眼遵循杂种子一代自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1 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支持 不能 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 P 红眼♀ 白眼♂ AaXX aaXY ↓ F1 AaXX AaXY aaXX aaXY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1 ∶ 1 ∶ 1 ∶ 1 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染色体上 ,则 P 红眼♀ 白眼♂ XAXa XaY ↓ F1 XAXa XAY XaXa XaY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1 ∶ 1 ∶ 1 ∶ 1 从上述图解中可以看出,不论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其后代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每种表现型的性别比例均为1∶1∶1∶1 ,故不能确定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是否在性染色体上。 ( 4)为对( 2)中提出的假设加以证明,需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应选择的亲本的表现型。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① ; ② ; ③。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XaXa XAY) 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aa AA) 子代中雌、雄果蝇中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aa Aa) 【 解析 】 ( 1)亲代红眼与白眼果蝇杂交, F1全为红眼, F2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3∶1 ,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2) F2中白眼全为雄性,红眼中既有雄性也有雌性,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即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设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也支持了萨顿提出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3)利用假设代入法,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分析,发现不论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后代的表现型相同,可推知实验二的预期结果不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注:在绘制遗传图解时,图解格式要正确,要注明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题型一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对应训练 深度突破。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相关推荐
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 , 正确的是 ( ) A. 表现型有 8种 ,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16 B. 表现型有 4种 ,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16 C. 表现型有 8种 ,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8 D. 表现型有 8种 ,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16 解析: 选 D。 亲本基因型为 AaBbCc和 AabbCc
是纤维素,糖原不是所有生物体储备的能源物质,是动物细胞中储备的能源物质。 4.( 2020 衡水高一检测)如表是动植物体内常见的糖类物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蔗糖、麦芽糖 C12H22O11 、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 解析 】 选 A。 植物体内特有的糖是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 (C6H12O6 ) 聚合而成的,分子式都是 C12H22O11;淀粉、纤维素
生物种群的繁衍 ,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资料四: 豆娘释放信息素 这些信息的传递对资料三和资料四中的生物 种群 , 有什么作用。 二、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资料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资料五:植物与草食性昆虫的种间关系 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属于哪种信息。 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是否都使烟草本身受益。 资料五中的信息素能够将哪几种生物联系起来。 是 烟草、蛾、 蛾幼虫的天敌 化学信息 二
及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 、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 如何将多方面的利益协调统一起来 , 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难题。 我国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部分法律 ( 1) 1998年 4月修订并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 2) 1985年通过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 3) 1986年通过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共同进化的含义 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但是随着蓝藻的出现,使得大气中有了氧气。 共同进化的含义 2: 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 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共同进化 .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 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 系统,也就是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