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经过 四月提纲 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 《 四月提纲 》 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二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经过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 11月 6日(俄历 10月),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在列宁亲自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结果及意义 建立和巩固政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在彼得格勒举行。 大会宣布 :① 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 通过了《 和平法令 》 和 《 土地法令 》 ③ 选举、批准了新政府 —— 人民委员会的组成,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结果及意义 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 经济相对落后 的资本主义国家 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③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 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④ 由设想 和平 夺权到运用 暴力 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② 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 革命道路 ,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相同点 性质 方式 背景。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相关推荐
题优化演练 针对训练 1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空间形态的变化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基自主落实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考题优化演练 (1)如果以 1949年为界分为两个发展时期 , 则图例a表示的是 ________的城市形态 ,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例 b表示的是 ________的城市形态
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 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 解析 】 本题组以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为载体 ,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联系。 正确理解产业园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 (1)题 ,题中图示信息表明 , 该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围绕制糖厂布局相关企业 , 而影响制糖厂的主导因素为原料。 第 (2)题 , 图中甘蔗来源于第一产业
: a. 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 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谓的“内外交困”指的是( ) ① 太平天国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西方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条件 ; 2.概况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严复 进化论思想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代 表 思 想 主 张 特点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政 治 制 度 : 君 主 立 宪 出版 《 孔子改制考 》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翻译 《
亿 (7)20 能被 ( )这几个数整除。 (8)选择“能整除” 、“不能整除” 、“能被” 、“不能被”填空 35( ) 5整除 35( ) 6整除 7( ) 35 7( ) 36 ( 9)□ 92的□里填上( )等数字,组成的数都能被 3整除; 32□要同时被 5 和 3整除,□里可以填( ); 能同时被 5整除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 ( 10)用字母表示式子或数量关系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