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中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建设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 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发展; (根本原因 ) (2)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和国家面临复辟的危险; (3)林彪、江青等野心家的推波助澜; (4)客观上民主法制不健全。 (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2)“ 打到旧政府”、“砸烂公检法”,社会秩序混乱。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3)人大、政协制度彻底瘫痪,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4)各级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健全法制和民主建设。 一、历史转机 : 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二、表现: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 (1) 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2) 加强了基层政治和基层民主建设。 : (1)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 颁布了 1982年宪法,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3) 1999年 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 (1) 1989年 4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颁布; (2) 1999年 4月 《 行政复议法 》 公布,反映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三、基层民主选举 :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 (1)。高一历史新中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建设
相关推荐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个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作用,但如果没有中国 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 的作用,没有广泛的 群众基础 ,就不能使北洋军阀政府在人民面前低头 历史意义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作用和影响 : 学生发挥了先锋的作用
彩缤纷、款式 多样的休闲服饰 由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 注重膳食结构和营养配置 由传统民居发展为宽敞舒适 的楼房 由传统的陈规陋习发展为 简约文明平等的习俗 近代 项目 课堂小结 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简表 中国八大菜系 川菜 香辣炒蟹 徽菜 符离集烧鸡 鲁菜 迎宾花篮 苏菜 清炖蟹粉 狮子球 闽菜 干烧鱼 湘菜 红煨鱼翅 粤菜 金牌烧乳鸽 浙菜 西湖醋鱼 各式西餐 新中国成立后
它造成了怎样的重大危害。 提示: (1)人民公社。 (2)背景: “ 大跃进 ”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全国农村大办人民公社。 (3)危害: “ 左 ” 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三 、 “ 十年动乱 ” 中的国民经济 1. 经济混乱局面的出现 (1)在 “ 全面夺权 ” 的狂潮中 , 国民经济计划被废置; ___________的运行失去控制。 (2)全国交通运输阻塞 ,
• 建国初我们面临着不寻常的国际环境; • 一直未变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 、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境。 我们外交的首要任务又是什么呢。 于是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想一想: 为什么说“和平共外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在今天 “ 和平共外五项原则 ”有何现实意义。 二、打开外交新局面的 70年代 • 情景体验 : 时间: 1970- 1978年。 •
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 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 ”“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
《 共产党宣言 》 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根据材料,提炼其四部分的主干内容,并归纳出各自的主题。 情境体验 : 假若你是当时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请你为 《 共产党宣言 》 的出版写一份介绍、宣传稿。 (可包括自拟的标题、作者简介、宣言主要内容、预测宣言发表的意义和你的呼吁倡导) 探究活动三 :《 共产党宣言 》 的当代价值 《 共产党宣言 》 的当代价值有哪些表现。 《 共产党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