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xx届高三上学期七调化学试卷内容摘要:

酸的最简式均为 CH2O,则 原子总数为 ,故 A 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定律, L- 1NH4Cl 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 ,故 B 错误; C.用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 即 1mol氢气时,理论上铅蓄电池的正负极共中消耗氢离子数目为 4NA, 故 C正确; 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 即 1mol氯化氢时,断裂化学键的总数为 1NA,故 D 错误;答案为 C。 点晴: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③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④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⑤注意物质的结构:如 Na2O2 是由 Na+和 O22构成,而不是有 Na+和 O2构成; SiO 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 SiO2 是正四面体结构, 1molSiO2 中含有的共价键为 4NA, 1molP4 含有的共价键为 6NA等。 4. C 【解析】 A.将盐酸滴入 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可知盐酸比碳酸酸性强,但无法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故 A 错误; B.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 L- 1 的 Na2SO3 溶液和 L- 1 的 NaHSO3溶液的 pH,根据溶液的 pH可知 HSO3-结合 H+的能力比 SO32-弱,故 B错误; C.乙烯与 SO2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中溶液褪色,原理均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 正确; D. Mg(OH)2 和 Fe(OH)3 的构型不一样,无法判断溶度积大小,故 D 错误;答案为 C。 5. B 【解析】 A. X 是 Na,则 Z可为 Cl,最高价是奇数,故 A错误; B. X是 O,因为 O原子序数是 8,偶数,则 Z 只能是 S, Y 的原子序数为 2=12, Y是 Mg, MgO 是离子化合物,故 B正确; C. Y 是 O,则 X+Z=16,只有 Z 为 N, X 为 F 满足,非金属性: F> O> N,即: X> Y> Z,故 C错误; D. Y 是 Na,则 X+Z=22, Z 可为 N, Y 为 P 元素, N 和 P 是同一主族元素, 7+15=22 满足前述条件,故 D 错误;故选 B。 点晴:高频考点,注意根据原子序数的关系判断元素的种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原子序数X+Z=2Y,则 X 和 Z的原子序数只能同时为奇数或 者同时为偶数,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Z 只能是 N, S, Cl(短周期 )等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6. D 【解析】 A. PH相同的二种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因弱酸能继续电离,弱酸的 pH 变化小,由图示可知H2B 为弱酸, H2A为强酸,故 A正确; B.由图示可知 H2A为二元强酸,则 NaHA水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 c(Na+)+c(H+)=2c(A2- )+c(OH- ),故 B 正确; C.含等物质的量的NaHA、 NaHB 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Na+)=c(A2- )+c(HB- )+c(B2- )+c(H2B),故 C 正确; D. pH=10 的 NaHB 溶液中 HB的水解大于 HB的电离,则 c(Na+)c(HB- )c(OH- )c(H2B)c(B2- ),故 D 错误;答案为 D。 7. D 【解析】 A.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 9g铜和铁混合物与 200 mL 硝酸反应生成 mol NO,金属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铜,且硝酸 完 全 反 应 , 发生 的 反 应 方程 式 为 : 3Fe+8HNO3=3Fe(NO3)2+2NO↑+4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设铁为 x mol,铜为 y mol,根据二者质量与生成NO 的体积列方程,有: 56x+64y= 2(x+y)/3=,联立方程,解得: x= mol、y= mol, 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 mol,故 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 n(HNO3)=4n(NO)= mol,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247。 L=2 mol/L,故B 错误; C. 9g 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 56g/mol=,含铜质量为 mol64 g/mol= g,故第一次剩余金属 g为 Cu 的质量,故 C 错误; D.再加入 100mL 该稀硝酸,亚铁离子与硝酸反应生成 NO与硝酸铁,溶液中亚铁离子为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完全反应,所以再加硝酸得 NO为 = mol,其体积为 mol L/mol= L,故 D 正确;故选 D。 点晴:利用整体法解答及判断最终的产物是关键,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 9g 铜和铁混合物与200mL 硝酸反应生成 NO,金属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铜,且硝酸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3Fe(NO3)2+2NO↑+4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设铁为 x mol,铜为 ymol,根据二者质量与生成 NO 的体积列方程,再结合选项解答。 8. BDfgdeabh吸收 HCl气体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开始变浑浊 2Na+2CO2 Na2CO3+准确称取 ,并投入足量水中,测得收集到的气 体体积小于 224ml(标准状况下测量) 【解析】 (1)A. H2SO4溶液:加入 H2SO4 溶液后,增大了盐酸的体积,但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故 A错误; B. CCl4: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稀盐酸,加入四氯化碳后会,四氯化碳层在混合液下层,从而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 B正确; C.苯:苯的密度小于盐酸,加入苯后,苯在混合液上层,无法使稀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 C 错误; D.稀硝酸:加入稀硝酸后,可以增大溶液体积,使溶液与碳酸钙接触,故D 正确;故答案为 BD; (2)探究钠与 CO2 的反 应,首先用盐酸和碳酸钙在②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二氧 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 HCl,需要用装置④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HCl,然后用③浓硫酸干燥,再在①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最后用装置⑤检验反应产物,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f、 g、 d、 e、 a(b)、 b(a)、 h; (3)装置④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