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教材分析内容摘要:
化学元素 碳的多样性 氮的循环 硫的转化 海水中的化学 元素 碳 氮 硫 镁 溴 碘 碳单质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碳酸氢钙 硫单质、二氧化硫、硫酸 金属镁、溴单质、碘单质 氮气、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铵盐、硝酸 自然界中的元素 物质 元素 教材主线 P64 活动探究 P62 活动探究 P65 交流研讨 利用分类的方法 , 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和设计实验方案。 碳酸氢钠能够与碱的反应 , 学生无法进行预测 , 只要求根据实验事实 , 得出性质。 由于酸式盐在必修化学中 , 只有这里涉及到 , 因此 ,有必要让学生知道 , 教材中通过 “ 知识点击 ” 体现。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重要的活动栏目 要求学生会“看图说话”; 本教学内容提前布置学生课前完成 教材主线 观察 思考 交流研讨 闪 电 自然 社会 物质 人类对自然界氮循环的影响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氮在自 然界中 的循环 展示含氮 元素的物质 氨、铵盐 氮气 硝酸 酸雨、 光化学烟雾、 富营养化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用好资料性栏目 教材主线 硫的转化 自然 社会 物质 实验室中的转化 自然界中的转化 生产生活中的转化 不同价态( 0、 ++6)硫元素的转化 火山喷发 展示含硫元素的物质 硫单质的性质 酸雨 硫酸工业生产 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保持活动的开放性,但注意引导 课内外相结合 控制化学方程式的难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把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最核心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实施建议 教师和学生对本节教材设计的看法和反馈 教材特点 不足或偏见 ( 1) 一种全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方式 , 既根据物质类别的通性研究硫单质和二氧化硫的性质 , 又在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认识硫单质 、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 丰富了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视野和角度; ( 2) 依据教材的三个节下标题内容可开展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教学 ( 演示讲授、 实验探究 、 角色扮演或课内外相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 ) , 有利于新课程倡导的基于探究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实施; ( 1) 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内容减少了 , 知识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 ( 2) 活动探究中涉及到 SO2, SO2有毒学生不能进行+ 4价的硫向其他价态的硫转化的实验探究 ( 3) 硫酸的工业制法在传统课程中是重要内容 , 教学中不知怎样处理其教学要求; 教学中教师对栏目的处理和使用 栏目 处理方式与策略 联想 质疑 方案 1: 利用火山喷发的录像场景创设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栏目中的问题 方案 2: 利用火山喷发的图片引入 , 学生回答火山喷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含硫物质 方案 3: 通过火山喷发过程中岩熔及其产生物质分析 , 引入硫的转化教学 方案 4: 将栏目中的问题进行重整 , 通过问题引入新课的教学 ( 自然界中含有哪些含硫的物质。 含硫化合物是怎样产生和存在的。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工业上怎样生产硫酸。 ) , 用问题统领这一节的教学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与技术:硫酸的工业生产 方案 1:在活动探究后作为 “ 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 的实际应用例子介绍 , 主要关注硫酸生产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方案 2:讲解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 , 要求学生记忆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分析其中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方案 3:通过实地考察或查阅相关网站撰写论文: 《 硫酸工业中各种含硫物质间的转化 》 对 “ 活动探究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 的教学设计方案 方案一:单堂课(小组合作探究, 4人一组,开放性较大) 教学活动 5 学生以小组讨论,根据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活动 3 讲解要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 理论支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 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活动 4 介绍探究的程序 , 可按 4步进行:设计实验方案 、 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 实施实验方案 、 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 对学生分组。 “活动探究 ”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教学设计 1 教学活动 1 创设情景 , 复习硫元素存在哪些主要的化合价 ( 0、 + + + 6) ,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6 学生汇报方案,师生对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价,确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教师演示与学生实验结合),观察、评价。 教学活动 7 汇报实验现象 , 总结实验探究结论 , 分析SO2具有的性质 , 布置作业。 教学活动 2 引导学生分析要从 2价硫转化到+ 6价硫 , 需要寻找氧化剂;要从+ 6价硫转化到 2价硫 , 需要寻找还原剂。 方案二:单堂课(小组合作探究, 2人一组) 教学活动 3 探究 +4价 → +6价的转化:小组讨论选择什么试剂 , 设计实验方案 , 实施实验方案 , 展示现象并分析原因 , 得出结论。 教学活动 4 探究 +4价 → 0价的转化: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 交流实验方案 , 实施实验方案 ,汇报现象 , 得出结论。 展示 H2S与 SO2 气体混合反应的录像 , 教师总结 SO2的化学性质。 “活动探究 ”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教学设计 2 教学活动 1 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引入 , 明确教学课题及目标 ,。高一化学必修1教材分析
相关推荐
+HCl=NaCl+HClO 2NaClO+CO2+H2O=Na2CO3 +2HClO 规律:盐 1+酸 1 盐 2 +酸 2 氯气与碱反应 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 Cl2 + 2NaOH === NaClO + NaCl +H2O 次氯酸钠, 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 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精),是通过氯气与石灰乳作用制成的。 2Cl2 + 2Ca(OH)2 === Ca(ClO)2 +
5. 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 轨竖直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和导轨平面垂直,金属杆 ab与导轨接触良好可沿导轨滑动,开始时电键 S断开,当 ab杆由静止下滑一段时间后闭合 S,则 从 S闭合开始计时, ab 杆的速度 v与时间 t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 6. 半径为 a 的圆形区域内有均匀磁场 ,磁感强度为 B = 0. 2 T,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半径为 b
规律: •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 可能含有共价键。 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 如 MgO、 NaCl等 , 复杂离子 (原子团 )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 , 又有共价键 , 如 (NH4)2SO NH4NO NaOH、Na2O2等。 • (2)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 一定没有离子键。 • (3)在非金属单质中只有共价键 , 如 Cl O2等。 •
( A)四种物质都存在 ( B)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 C)有甲酸乙酯和甲醇 ( D)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 D 课堂练习 : 1. 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溴水即可鉴别的是 ( ). A. 苯 己烷 己烯 B. 己烷 己烯 己炔 C. 苯 四氯化碳 苯酚 D. 裂化汽油 四氯化碳 己烯 2. 某学生只有锥形瓶 , 集气瓶 , 玻璃导管 , 带孔胶塞 , 分液漏斗等仪器以及所需的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