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内容摘要:
浓度 → 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 低浓度 → 高 需 需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amp。 DOCX Converter , please register! 输 浓度 要 要 K+, 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解答】 解: A、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跨膜层数为 0,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A 正确; B、腌制果脯时由于细胞外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而死亡,然后糖分大量进入细胞才导致慢慢变甜,不是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 错误;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不需要 消耗能量,而进入其它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C 错误; D、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 D 错误. 故选: A. 8.如图示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酶促反应曲线,除横坐标变量外,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出现甲曲线的条件是酶量一定,出现乙曲线的条件是底物充足 B.该实验可反映出酶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反映出酶具有高效性 C.向该反应溶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一定会出现紫色反应 D.实验中所涉及的酶和底物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是酶具有专一性的基础 【考点】 酶的特性.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 RNA. 酶的特性. ①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 1013倍. ②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解答】 解: A、甲图为酶促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变化,出现甲曲线的条件是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amp。 DOCX Converter , please register! 酶量一定,故酶饱和后速度不再增加,乙曲线为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成正比,故出现乙曲线的条件是底物充足, A 正确; B、 该实验可反映出酶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反映出酶具有高效性,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得出的, B 正确; C、由于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或 RNA,故向该反应溶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不一定会出现紫色反应, C 错误; D、实验中所涉及的酶和底物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是酶具有专一性的基础, D正确. 故选: C. 9.研究发现,相同量的葡萄糖分解时,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 ATP 与有氧呼吸产生的 ATP 之比为 1: 19.下列关于 ATP 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丙酮酸和 [H]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和 CO2的过程中无 ATP 的产生 B. ATP 分子中的 A 为腺苷,一分子腺苷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后可参与 RNA 的构成 C.人在剧烈运动下,每分钟约消耗 ATP,释放的能量为 = D.可推测产生相同的 ATP,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 19 【考点】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 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1 mol 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有 1 161 kJ 的能量储存在 ATP 中, ATP 分子中的一个高能 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 kJ/mol. ATP 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 ATP 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 ATP 与 ADP 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 【解答】 解: A、丙酮酸和 [H]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和 CO2或乳酸的过程中无 ATP 的产生, A 正确;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amp。 DOCX Converter , please register! B、 ATP 分子中的 A 为腺苷,一分子腺苷与一分子磷酸结合 后是 RNA 基本单位之一, B 正确; C、 ATP 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 ,人在剧烈运动下,如果每分钟约消耗 ATP,而不是 kg,则释放的能量为 =,C 错误; D、相同量的葡萄糖分解时,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 ATP 与有氧呼吸产生的 ATP之比为 1: 19,因此可推测产生相同的 ATP,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 19, D 正确. 故选: C. 10.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测 得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则一定存在无氧呼吸 B.根据放出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若测得 v( CO2): v( O2) < 4: 3,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D.若测得 CO2产生量为 15mol,酒精的产生量为 6mol,可推测有 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 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 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解答】 解: A、若测得在酸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溶液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则一定存在无氧呼吸, A 错误;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 CO2时,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而有氧呼吸和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amp。 DOCX Converter , please register! 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所以根据放出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仍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 正确; 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放出的 CO2之和与吸收的 O2 之和的比是 4: 3,所以若测得 v( CO2): v( O2) < 4: 3,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C 正确; D、若测得 CO2 产生量为 15mol,酒精的产生量为 6mol,则无氧呼吸 CO2 产生量为 6mol,消耗的葡萄糖为 3mol;有氧呼吸 CO2 产生量为 15﹣ 6=9mol,消耗的葡萄糖为 .因此,可推测有 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 正确. 故选: A. 11.图甲、乙为某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曲线 ① 、 ② 为DNA 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对应曲线 ① 中的 CD 段,对应 曲线 ② 的 FG 段 B.乙图为细胞分裂后期图,这一时期两曲线有不同的变化 C.甲图所示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D.观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同一细胞来观察甲、乙两种时期 【考点】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为 DNA 分子的复制,图乙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曲线 ① 的纵坐标为一个细胞内的 DNA 含量, CD 为 DNA 分子复制, DE 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amp。 DOCX Converter , please register! 曲线 ② 的纵坐标为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数, FG 为 DNA 分子复制, GH 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 【解答】 解: A、甲图为 DNA 分子的复制,对应曲线 ① 中的 CD 段,对应曲线② 的 FG 段, A 正确; B、乙图为着丝点分裂,是细胞分裂后期图,这一时期曲线 ① 一个细胞内的 DNA含量不变,而曲线 ② 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数减半,两曲线有不同的变化,B 正确; C、甲图为染色体复制,处于间期,此时呈现染色质的状态,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C 正确; D、观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在解离时细胞已经被杀死,不能用同一细胞来观察甲、乙两种时期, D 错误. 故选: D. 12.硅肺病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 的疾病;由鸡贫血病毒的叩 3 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 M,具有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自杀的特性.据此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硅肺病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B.蛋白质 M 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凋亡、坏死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清除,与溶酶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解答】 解: A、硅肺病引起的细胞死亡是不利条件引起的,属于细胞坏死, A正确;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amp。 DOCX Converter , please register! B、蛋白质 M 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B 正确; C、正常的细胞凋亡对机体是有积极意义的, C 错误;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凋亡、坏死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清除,与溶酶体有着密切的关系,D 正确. 故选: C. 13.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抗癌化合物,为探究该物质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科学家使用该物质处理人离体的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只能用来探究新型抗癌化合物浓度与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 B.该实验不能得出该新型抗癌化合物抑制肝 癌细胞增殖的最适宜浓度 C.用 •L﹣ 1的该化合物处理肝癌细胞 24h,处理的细胞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最多 D.预测用 •L﹣ 1 的该物质处理肝癌细胞,抑制率达到 100%所需处理时间可能超过 72h 【考点】 恶性肿瘤的防治.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自变量是物质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肝癌细胞抑制率.发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因素有物质 P 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共同起作用的. 【解答】 解: A、分析曲线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该物质的浓度和该物质的处理时间,因此该实验能用来探究新型抗癌化合物浓度和处理时间与肝癌细胞 增殖抑制率的关系, A 错误;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amp。 DOCX Converter , please register! B、本实验只是设置了药物的部分浓度,虽然在 ,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佳浓度, B 正确; C、用 •L﹣ 1 的该化合物处理肝癌细胞 24h,癌细胞将被抑制在间期的 DNA复制时期,因此处理的细胞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最多, C 正确; D、根据图示曲线可知,预测用 •L﹣ 1的该物质处理肝癌细胞,抑制率达到 100%所需处理时间可能超过 72h, D 正确. 故选: A. 14.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及其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 ,豌豆能进行自花传粉,也能进行异花传粉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子代应出现 1: 1 的性状比 C.盂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所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生物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解答】 解: A、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进行自花传粉, A 错误;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若高茎为纯合体,则后代全为高茎, B 错误; C、盂德尔分离定律的 实质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 正确; D、盂德尔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 D 错误. 故选: C. 15.某植物的圆形叶( A)对椭圆形叶( a)为显性, A 和 a 配子之间的识别情况如下表所示.若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连续自交 n 代,则 Fn 中圆形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 雄配子 雌配子 A a A 不能识别 能识别 a 能识别 能识别 Generated by Unregiste。江西省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
相关推荐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 22. 选修:几何证明选讲 在 中, AB=AC,过点 A的直线与其外接圆交于点 P,交 BC 延长线于点 D。 )90,60[ )120,90[ ]150,120[ 优秀 不优秀 总计 甲班 乙班 总计 ( 1)求证: ; ( 2)若 ,求 的值。 23.(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设倾斜角为 的直线 2
拨】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例如本题可从用典、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等角度,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m/s; ② 该物块的加速度为 m/s2; ③ 打纸带上计数点 E 时该 物块 的速度为 m/s。 14. ( 8 分)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 “ , ” 字样小灯泡 L 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用的器材除了电源、开关、导线外,还有: 电压表 V1(量程 0~3V,内阻等于 3kΩ) 电压表 V2(量程 0~15V,内阻等于15kΩ) 电流表 A1(量程 0
质.由烃 C4H8合成 M 的合成路线如图: ( 1) C4H8的结构简式为 ,试剂 II 是 . ( 2)检验 B反应生成了 C的方法是 . ( 3) D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反应步骤 ③④⑤ 不可以为 ⑤③④ 的主要理由是 . 参考答案 解:发生反应: HCl+AgNO3═ AgCl↓+HNO3,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盐酸的质量相等,假设
得俯角分别为15176。 和60176。 ,如图,直线AB 与地面垂直,AB=50米,试求出点B到点C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26.(本小题满分8分)(1),再进行摸球试验,摸球试验的要求:先搅拌均匀,每次摸出一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盒中,再继续摸球,你能估计在未放入白球前,袋中原来共有多少个小球吗。 (2)提出问题:一个不透明的盒中装有若干个只有颜色不一样的红球与黄球,怎样估算不同颜色球的数量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食草鸟、蟾蜍、猫头鹰等均属于次级消费者 B. 猫头鹰占有第三、四、五、六共四个营养级 C. 即时昆虫大量减少,食草鸟数目也不会发生变 化 D. 可通过布置稻草人、播放鸟类天敌的声音等措施进行驱鸟 第Ⅱ卷非选择題 (其 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8小题,共 65分。 26. ( 8分)科研人员将天然虾青素基因导入番茄细胞,获得富含虾青素的转基因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