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xx年高二化学选修5暑假作业2内容摘要:
子超过 4 个共价键,不可能存在,正确。 【考点】烷烃及其命名.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 碳链最长称某烷: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 “某烷 “; 靠近支链把号编:把主链里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 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而且简单的取代基要写在复杂的取代基前面,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则要合并起来用二、三 等数字表示,但是表示相同的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逗号隔开,并在号数后面连一短线,中间用 “﹣ “隔开. 【解答】解:选取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该有机物中最长的碳链含有 7 个 C,主链为庚烷,含有 7 个 C 的碳链有两条,选取含有支链最多的碳链为主链, 编号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从左边开始,满足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在 4 号 C上各有一个甲基,在 4 号 C 上有一个乙基, 该有机物的命名为: 3, 4﹣二甲基﹣ 4﹣乙基庚烷,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查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 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试题分析:有机物中,不管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消耗O2为一恒量,则等物质的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① 1molC2H4 和 1molC3H6 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mol、 ,错误; ② 1molC5H10 和 1molC6H6 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均为 ,正确; ③ 1molC3H6和 1molC3H8O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均为 ,正确; ④ 1molC2H2 和 1molC6H6 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错误; ⑤ 1molC2H5OH 和 1molCH3OCH3 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均为 3mol,正确,选 B。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A.﹣ OH 越多,溶解度越大; B.用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C. CH3CH2CHO 和 CH3COCH3含 H 种类分别为 2; D.乙二酸、甲醛均可发生缩聚反应,苯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 【解答】解: A.﹣ OH 越多,溶解度越大,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醇>乙醇>苯酚,故 A正确; B.用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而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故 B 错误; C. CH3CH2CHO 和 CH3COCH3含 H 种类分别为 2,则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区分CH3CH。新课标20xx年高二化学选修5暑假作业2
相关推荐
有 关。 某同学在一台拉力机上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这台拉力机可以逐渐增大固定在该机器上金属丝的拉力,可以读出金属丝拉断时的拉力大小。 实验能提供的金属丝有右表所列的 9 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 ( 1)猜想一: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 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 、。 ( 2)猜想二
ts to have a strong body. Our minds also need a kind of food. This kind of food is 2 . We begin to get knowledge even when we are very young. Small children are 3 in everything around them. They
芦 红花 ( ) ( ) ( ) ( ) ( ) ( ) ( ) ( ) 五、填上适当的词,我也会。 15% 一 ( )老马 一 ( )松鼠 一 ( )歌 一 ( )桥 高兴地 ( ) 吃惊地 ( ) 小心地 ( ) 飞 快地 ( ) 难忘的 ( ) 好听的 ( ) 漂亮的 ( ) ( )作业 ( )月亮 ( )口水 ( )开水 六、按意思写词语,我也会。 6% 小鸟说,天很大,没有边际。 (
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 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写第一步) ( 3)水槽中盛放的液体应为 (填标号); A.水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食盐水 D.饱和 NaHCO3溶液 【实验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 滴加 AgNO3 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 4)该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 ; 试卷答案 试题分析:
s had already left when I got there. C. I’ve n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 , but yesterday I came very close . D. When I got to school , The final bell was ringing . E. Luckily , my friend Jack and his
her country. A. have traveled, visit B. traveled, to visit C. have traveled, to travel 37. I made a around the beautiful island last summer. A. tour B. touristy C. tourism 38. Scientists ar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