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xx-20xx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内容摘要:
C.石油资源枯竭 D.煤炭资源枯竭 16.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 A. IT 等高新科技产业 B.服装加工等劳 动密集型产业 C.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D.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17.下列关于 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 B.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新的棉花带 C. 田纳西河水系全线都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全部地区 D. 流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读图回答 1820 题。 18.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 ,截留水分 D.提高粮食产量 19.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 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 ③沙区粮食产业 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欲对该地区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所需的最佳资料或技术手段为 ( ) A.卫星遥感图像、 GIS技术 B. 1:20万比例尺地形图、土壤类型分布图 C.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D. GPS技术、 GIS技术 2020年,城市 GDP排行榜上“富可敌省”的前十名城市中,广东省独揽三名,“经济霸主”的地位牢牢确立。 据此完成 2122 题 “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 ) A.国际环境 C.优越的区位条件 ,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水热丰富 ,靠近东南亚 ,低价低廉 读下图 ,完成 23~ 24题。 ( ) ,精度高 定位 用的现代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 RS B. RS和 GPS C. GPS和 GIS D. RS和 GIS 25.“快的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输入目的地即可将信息发送给离他最近的若干出租车 (如图 ),“快的打车”软件。广西壮族自治区20xx-20xx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相关推荐
有线粒体 B.在叶绿体中形成 ATP时,一定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C. ATP的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D.线粒体是需氧型细菌产生 ATP的主要场所 22.浸在浓度为 x的食盐水中人的红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而浸在 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 裂;浸在 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 z> x> y B. y> x> z C. z> y> x D. x> y>
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力学三定律 —— 进化论 —— 启蒙思想 —— 杠杆定律 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把哪个国家的领土割让给德国。 斯洛伐克。 下列哪一个组织是 1967年正式成立的。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每小题 10分,共 30分)(所有答案写在另外的答题卷上) : 材料一 109年( 18401949)沧桑巨变
AC, BD交于点 O,过点 A作 EA⊥ CA交 DB的延长线于点E,若 AB=3, BC=4,则 ACAE的值为 . 【答案】 724 . ∴ AO=OB=52 , ∵ 12 BH•AC=12 AB•BC, ∴ BH=3 4 12=55 , 在 Rt△ OBH中, OH= 222 25 1 2 7= ( ) ( ) =2 5 1 0O B B H, ∵ EA⊥ CA, ∴ BH∥ AE,
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9.已知非零向量 、 满足 | ﹣ |=| +2 |,且 与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则等于( ) A. B. C. D. 2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 由向量的平方即为模的平方.可得 • =﹣ 2,再由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 > = ,化简即可得到所求值. 【解答】 解:非零向量 、 满足 | ﹣ |=| +2 |, 即有( ﹣ ) 2=(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倒装句,正常语序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D.“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和“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起笔就非常有气势,作者从大江着笔,奔腾汹涌;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
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 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24.据学者统计,从 1912年到 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 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 14%。 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 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 1912 年占进口总额的 13. 7%, 1936年则增至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