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历史试卷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据《礼记王制》记载: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 《王杖诏书》中规定: 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 凭此杖,老人可享受 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 同时在乡里设 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 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 “观酺 ”。 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 “千叟宴 ”,宴请天下老人。 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 “照例给予建坊银,赠 ‘升平人瑞 ’匾额 ”。 ——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 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 1883年、 1884年、 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 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 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 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 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 95%的工薪阶层。 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 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的特点。 (10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养老制度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价值。 (15 分 )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请以 20 世纪 30 年代某一个事例予以说明。 (要求:紧扣论点、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中外不限。 ) 请考生在第 4 43 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 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后方的方框涂黑。 请考生在第 4 4 46三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 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 材料 唐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 府兵从 21岁服役, 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除其个人的租庸调。 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 战时,中央从各地调集军队,高级将领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后, “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 由于府兵必须自备兵甲衣粮 ,服兵役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作为府兵制基础的均田制日趋破坏,府兵纷纷逃亡。 从高宗、武后起,由于同边境各民族的频。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历史试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