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xx届高三生物3月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引起催产素的合成,促进乳腺射乳。 在此基 础上可形成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婴儿的哭声也能引起射乳。 (4)催产素对乳汁分泌等生理活动的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具有 的作用特点。 (写 出两点) (5)分娩时疼痛刺激引起催产素分泌,促进胎儿产出,而胎儿对子宫颈的刺激进一步增加 催产素的分泌,直到胎儿产出,此过程属于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同时疼痛 刺激还能传至 ____,使之产生痛觉。 31.( 9分) 在稻一鱼一蛙共生农田生态系统中,除普通农田生态系统拥有的水稻、杂草、害虫、田螺等 生物外,还有鱼和蛙,它们能起到松土、除草和除虫的作用,其粪便和残饵又成为绿色肥料。 请 .回答: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根据如下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 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只 /m2。 (2)某普通农田中有水稻、飞蝗、食虫鸟、青蛙、蛇等生物,请按捕食关系,绘出相应食物 网。 (3)卷叶螟是稻田中主要害虫之一,用性外激素诱捕卷叶螟可直接改变卷叶 螟 的 , 从而最终达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该方法是应用 信息传递来防治害虫。 (4)与普通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稻鱼蛙农田生态系统 ____稳定性更高。 32.( 10分) 果蝇是很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下表表示 6个品系的果蝇(都是纯种)的性状和携带这些 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②一⑥都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其他性状都正常。 请回答: (1)用 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 换)这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 15N的精子所占比 例为。 (2)若要研究伴性遗传,应选择表中品系 之间进行交配最为恰当;若考虑两对性状 遗传,选择②和⑤之间进行交配 (填“能”或“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 果蝇中的Ⅳ号染色体只缺失一条可以存活, 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缺失两条致死。 已知果。安徽省江南十校20xx届高三生物3月联考试题
相关推荐
的积极作用 ④大众传媒通过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黑格尔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说明哲学思想形成的特点、在他看来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 黑格尔这种观点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
arison, online sales in the . last year on Black Friday were just $ billion, reported TechCrunch. Today, Singles’ Day is very successful. Analysts say that this year, sales on China’ s Singles’ Day
7 8 9 10 11 12 13 高三年级 6 7 11 17 ( 1) 试估计该校高三年级的教师人数 ; ( 2) 从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抽出的教师中,各随机选取一人,高一年级选出的人记为甲 ,高二年级 选出的人记为乙 ,求该周甲的备课时间不比乙的备课时间长的概率 ; ( 3) 再从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一名教师,他们该周的备课时间分别是 8,9,10 (单位: 小时)
化 ” 而不反应 B.产生的 SO2为 C.产生的 SO2多于 D.除了 SO2外还会有 H2产生 1 将 KCl 和 KBr 的混合物 溶于水配成 500mL 溶液,再通入过量的 Cl2反应后,将固体蒸干得固体。 求原来所配溶液中 K+、 Cl- 、 Br-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3∶ 2∶ 1 B. 3∶ 2∶ 2 C. 5∶ 4∶ 2 D. 4∶ 3∶ 2 第 II 卷
0~ 6 s内做的功与 0~ 2 s内做的功相等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5 N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甲 乙 二.实验题(每空 2分,共 12分 ) 13.某学习小组做 “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 的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2条、 3 条 „„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 在一起进行第 2 次、第 3次 „„
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并因此而具有了很高的专业文化修养。 如 “大师 ”“乐师 ”等专职乐官的出现,就使得音乐的生产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同时也为雅乐的艺术加工活动提供了专业的人才保障。 而《 札记 •乐记》: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 ”《荀子 •王制》: “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