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一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内容摘要: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 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 云霞, 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 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 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 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 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长相思,永别离”。 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 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 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 寸光阴。 ”“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 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14.文题“秋赋”有什么深刻含义。 ( 2分) 15.第⑦段中说“那儿是寂寞的冬季„„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其中“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的意思 是。 “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是指。 ( 4分) 16.请选出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结构双线贯串。 以“秋色”为明线,先写自然之秋,再写人生之秋,秋色贯串全文;以“秋情”为暗线,从秋情之感伤、悲凉到秋情之豪放,人生之奋。 B.文章巧妙运用联想的方法:由眼前景,想到秋色;由秋之美,想到离别;由自然界,想到人类;由白发老人,想到自然;由人生悲凉,想到珍惜生命。 C.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作者睹物思人,感慨物是人非,抒发了造化弄人的悲凉之感。 D.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升华主题。 将生命的有限与无限进行对比,让自己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从而升华了文章主题。 17.“横看成岭侧成峰”,相同的景物,不一样的抒怀。 请从下面三个借秋抒怀的句子中任选两句,具体说说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4分) 5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C.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 长歌行》 ) 阅读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8— 23 题。 ( 13 分) 瑞士是个富国。 可是有谁知道 150 年前的瑞士,还穷得叮当响,壮年人都卖身去国外当兵。 18 世纪末,大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为了改变瑞士贫困落后的状况,提倡“手脑并用”,叫人们不要光动脑不动手,要精练技术。 从此这个国家照此行事,重视和推行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制度,于是在工业精密工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国家富裕起来。 瑞士儿童六岁之前要接受学前教育,从六岁起每个学生必须接受九年强制性的普通教育。 之后,有 12% 14%的学生进入正规的高级中学或教师训练学校,作为以后进入大学校门的台阶。 另有 16%的学生在获得一些基本职业训练后,进。嫩江一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相关推荐
+n4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 m2+n2)2 B (m+n)2(m- n)2 C (m- n)4 D (m+n)4 二、 填空: (每题 2 分,计 14 分) (- 3x2y)(- 4x)= (3 103) (6 105)= (7 10- 2) (5 10- 4)= 1 3x(2x- 1)- (x+3)(x- 3)= 1 已知 a+b=- 8,ab=12,则( a- b)2= 1
两个测点 C 与 D .现测得 BC D BD C C D s , ,并在点 测 得塔顶 A 的仰角为 ,求塔高 AB .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1 1a , *1 2 ( )nna S n N.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 na ; ( 2)求数列 nna 的前 n 项和 nT .
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拿的水果完全一样。 31 学校开办了语文、数学、美术和音乐四个课外学习班,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加两个(可以不参加)。 问:至少在多少个学生中,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参加学习班的情况完全相同。 32 为了丰富暑假生活,学校组织甲、乙两班进行了一次军棋对抗赛,每班各出五人,同时对弈。 比赛时天气很热,学校给选手们准备了两种饮料:可乐和汽水,每个选手都选用了一种饮料。
16.求出右上式的被除数和除数。 17.在 □ 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小数除法竖式成立: 18.在 □ 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小数除法竖式成立: 19.在 □ 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竖式成立,并使乘积尽可能小: 20☆ 在 □ 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竖式成立,并使商尽可能小: 21.在下列加、减法竖式中,每个不同的汉字代表 0~ 9 中不同的数字,求出它们使竖式成立的值:
时出发,相向而行。 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 4 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 1 千米/时,则 3时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 甲、乙两人沿 400 米环形跑道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跑去。 相遇后甲比原来速度增加 2 米/秒,乙比原来速度减少 2 米/秒,结果都用 24 秒同时回到原地。 求甲原来的速度。 61 右图是一个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