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册化学综合练习三内容摘要:
.金属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共 g,使其与足量水反应,生成 672 mL(标准状况)气体,该混合物点燃时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1∶1 B. 2∶2∶1 C. 3∶2∶1 D. 2∶1∶1 22. 9g 某单质 A 与 L(标准状况)氯气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单质 A可能 „( ) A. Na B. Al C. Fe D. P 23.在密闭容器中盛有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三种气体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则原容器中三种气体的体积比 „( ) A. 9∶4∶1 B. 9∶4∶2 C. 11∶5∶2 D. 11∶5∶1 24.有甲、乙、丙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若将甲溶液蒸发掉一半水(无晶体析出),在乙中通入少量,丙不变。 然后用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分别中和,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乙=丙 度是 „( ) 二、填空题 2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 分, B、 C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 A原子质量数的2 倍还多 3, A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请回答: 元素名称 A______, B__。高中第一册化学综合练习三
相关推荐
凿开三 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④“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 ⑤ 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 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
mething about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children C. she was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the morals of China D. she wanted to prove that character building is the important aim of education 57.
B 从这话看来,这些人就像五柳先生吧。 C 从这话看来,他应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D 它 说的就是五柳先生吧。 ⒛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们不知道五柳先生的姓名,只知他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自己的名号。 B 五柳先生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下功夫,而注重对书中意旨的独到领会。 C 五柳先生爱喝酒却常没有酒喝,穿的粗布短衣打着补丁,有时饮食也不周,但是他安然自若。 D
已知一段 mRNA 含有 30 个碱基,其中 A 和 G 有 12 个,转录该段 mRNA 的 DNA 分子中应有 C 和 T 的个数是 A. 12 B. 24 C. 18 D. 30 20. 在一鼠的精巢中 , 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本应全部相同 ,但实际上却有不相同的 ,其原因可能是 A. 复制时发生了差错 B. 联会时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仅受静摩擦力作用,而 整体中只有木块的加速度有水平方向的分量。 可以先求出木块的加速度 c o ssin ga ,再在水平方向对质点组用牛顿第二定律,很容易得到: c o s)c o s( s in mgFf 如果给出斜面的质量 M,本题还可以求出这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FN=Mg+mg(cosα +μ sinα )sinα
全日制普通高级 中学 教材 高一物理 (必修) 教案 —— 第二章 直线运动 第四 节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 、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速度 —— 时间图 像 ,以及如何用图 像 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 vt 图 像 的物理意义。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 动。 二 、 能力目标 类比位移 时间图 像 ,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