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地区会考试题内容摘要:
c、 d B. a C. d D. a、 b、 c ( ) 22. 在食物 链“水草→虾→鱼→鱼鹰”中 ,哪一环节含有的能量最多 A. 水草 B. 虾 C. 鱼 D. 鱼鹰 ( ) 23. “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是 A. 虎的性情孤僻,不喜 欢 群居 B. 虎是 营养级别很高的生物,可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 C. 虎的性情凶 残,把幼虎吃掉了 D. 虎的个体大,生活的空间也大 ( ) 24. 施用 农药 DDT 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 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A. DDT 是挥发性物质 B. 南 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找食物 C. 考察队将 DDT 带到南极 D. DDT 已加入全球性的物 质 循 环 ( ) 25. 下列生 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 农 田生 态系统 B. 池塘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草原生态系统 二、 对错 抉 择 ( 对 的打“√”, 错 的打“”。 每小 题 1 分,共 10 分) ( ) 26. 目前克隆人技 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也是完全可 行的。 ( ) 27. 细 菌和病毒 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 28. 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 ) 29. 化石是生物 进化的唯一证据。 ( ) 30. 达 尔文 进化论认为,生物 多 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31.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 ) 32. 当食草动物摄取食物时,植物体内的能量就会全部流入动物体内。 ( ) 33. 生 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 ( ) 34. 生 态 平衡是一种动态和相对的平衡。 ( ) 35.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 态 系 统,它 不 仅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三、 连线题: (共 10 分) 36. 请将下列生物特点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生物名称前的括号内 ( ) A. 病毒 ① 无 细 胞 结构 ( ) B. 细菌 ② 无 细胞壁 ( ) C. 真菌 ③ 无成形的细胞核 ( ) D. 蝗虫 ④ 有叶 绿体 ( ) E. 苔 藓 ⑤ 无叶绿体,有成形的细胞核。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地区会考试题
相关推荐
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 ,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它 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这
ADA B ,90 底面 ABCD ,且12PA AD DC , 1AB , M 是 PB 的中点新疆源头学子小屋 特级教师 王新敞htp:@:/ (Ⅰ)证明:面 PAD 面 PCD ; (Ⅱ)求 AC 与 P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Ⅲ)求面 AMC 与面 BMC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新疆源头学子小屋 特级教师 王新敞htp:@:/ 17.( 16 分) 如图,在四棱锥 P
损耗均为 200元 /时。 其它主要参考数据如下: 运输工具 途中平均速度 (千米 /时) 运费 (元 /千米) 装卸费用 (元) 火车 100 15 2020 汽车 80 20 900 ( 1) 如果 选择 汽车的总费用比 选 择 火车费用多 1100 元,你知道本市与 A 市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吗。 请你列方程解答。 ( 2) 如果 A市与某市之间的距离为 S千米
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 的精神,取得成功的。 它给予我们的启示:。 1读了《装满昆虫的衣袋》你懂得了 1“黄河的主人”是指 ,他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是因为 1《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中人类面临严重的水荒,有两个原因( 1) ( 2)。 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 改写的,原著作者是 我们了解是林冲是 个 的人,洪教头是个 的人。
) 1—— 7共 7张数字卡片,摸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摸到奇数的可能性是( )。 2个白球, 3个红球, 4个黑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正好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24人,男生 26人,从中任意选一名当班长,选中女生的可能性是( )。 四 、甲、乙两人用 1—— 1
()= ( ) 将 ( ) +(+)=(+)+ ( ) 五、计算: 46% 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把不对的在它的右边改正。 6% ( 1) (2) 260 0 650 列竖式计算: 8% (1) (2)++ (3) 8 (4) 用递等式计算: 6% (1)+ (2)() 用简便方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