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上期中语文内容摘要:

4 A. 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 500多个突触。 B. 人的大脑中有 1000亿个突触。 C. 列宁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特别丰富。 D. 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三、作文( 60 分)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的每一天也是新的,请以“今天真好”为话题,结合自己 的经历、感受或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②字数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二部分 (满分50分 ) 四、语言理解及运用 18.听力,听短文两遍,回答下列问题 (4 分 ) ⑴本文说明对象是 ____________,说明方法有 ____________(3分) ⑵磁悬浮列车的主要特点有(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续写两个比喻句: (4 分 )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 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星期天,小杰在熙熙攘攘的百货市场看见一位盲人老大爷正想从二楼走下来,看他那颤颤巍巍的样子,小杰很担心,就跟上去想帮他一把,下面的句子中,哪一句最符合当时小杰帮忙的情景 ( )( 3 分) A.他一边双手托住老大爷的腋下,慢吞吞地踩着一级一级的楼梯,一边紧张地说:“大爷,危险,抓紧我。 ” B.他一边轻轻地抓着老大爷的手,勇敢地踩着一级一级的楼梯,一边大 声地说:“别怕,大爷,有我呢。 ” C.他一边紧紧的搀着老大爷,很小心很慢地踩着一级一级的楼梯,一边轻声地说:“大爷,小心点。 ” D.他一边紧紧搂住老大爷的腰,弊着劲慢慢踩着一级一级的楼梯,一边响亮地说:“大爷,没有,您放心好了。 ” 21.中国取得了 2020 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对此 (3 分 ) 商人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员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权威资料统计、预测世界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请根据表格内容写一个描写地球状况的句子。 (4分) 10 万年前 300 年前 1987 年 1999 年 2025 年 2095 年 320 万 亿 50 亿 60 亿 约 90 亿 约 102 亿 句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3.用一句话概括从下列材料中得到的启迪。 (4分) 猫 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一)( 9 分)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 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 ” 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 ”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 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 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 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2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3 分) 答: 25.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 ( 3 分) 答: 26. “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