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内容摘要:

高允说:“我听说筹划治国大业,必须以教育和培养为先导。 请在郡府兴建学校。 录用博士应是博通涉猎儒家经典、世代忠贞清白、能为人师表的人,学生挑选郡府中家世清白、品行美好谨慎、能遵循礼教的人。 ”显祖听从了他的意见。 郡府成立学校,就是从此开始的。 高允秋季巡视疆界,询问百姓疾苦。 到了邵县,发现邵公庙塌毁而未重新 修建,于是说:“邵公的贤德,使之受损毁又(不修复)对它不尊敬,行善的人还敬仰什么呢。 ”于是上表使皇帝知晓并(请求)修复邵公庙。 之后,鼓励百姓学习问业,风俗教化很是盛行。 后来高允因年老多病,屡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不许可。 高允去世,年98岁,谥号为“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文后各题。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 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8.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 5分) 9. 前人评此词,称其 “ 飘逸 ”。 请结合 “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 两句作简要赏析。 ( 6分) 【答案】 8.( 5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9.( 6分)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 “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解析】 8.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 中意象的特征。 9. 【名师点睛】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 3)对比。 (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 2)比喻。 ( 3)拟人。 ( 4)夸张。 (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 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 8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8分) (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对秦国贪婪掠夺又肆意挥霍的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 , ”两句也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出其不意袭击敌人,于苦寒中不惮危难的诗句是:“ , ”。 (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想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答案】 (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2)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 25分) 画家娄师白 张 亚杰 娄师白先生是绘画大师齐白石的入室弟子, 14 岁时便投其门下,随师学艺达 25 年之久。 先生原名娄少怀,后由齐白石改为娄师白,意即师从白石之意。 先生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也偶作人物。 他牢记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诲,坚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作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精品佳作。 先生擅画小鸭子。 文 化大革命时,他被下放到北京南口的团河农场养鸭子,为了能使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入画,他对鸭子的形态、生活习性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 当春天小鸭子刚出壳时,就让妻子哄赶成群的小鸭子跑动,他在一旁观看小鸭子的各种姿态。 先生日积月累,废画三千, 终于创作出了独特的鸭子绘画技法。 在宣纸上,他一笔下去,便墨分五色,鸭子的骨骼、肌肉、羽毛均显现了出来,那毛茸茸的憨态跃然纸上。 美术界有“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娄师白的鸭”这样的说法。 一次,先生在一张两平尺的宣纸上给人作画。 上方画了几片红叶,下方是两只可爱的小鸭子,再在小鸭子头顶添了一只蜘蛛。 接着,用一支大笔,在蜘蛛上方轻轻画了一道,一根细如发丝的蜘蛛丝便显现了出来。 这种大笔画细丝的技法,是齐派绘画艺术的看家本领,堪称绝技,一般秘不示人。 静水深流。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 生活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有一次人们问起“有人说您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批判过老师齐白石,还给他代过笔”时,先生脸色陡变,沉痛地说:“我在齐先生那儿做了 25 年学生,他就像信任儿子一样信任我。 当时社会各界求他画的人特别多,可是齐先生年岁大了,精力不大好,就叫我帮他弄一弄(他用手势做了一个画画的动作),然后,他题款盖章,让别人拿走。 可后来,一场‘忠诚老实运动’„„” 娄师白先生也有他乐观、幽默的一面。 有一次,先生正和几位客人谈话,有位不速之客敲门进来,拿着拍卖会上拍到的一幅挂轴请先生鉴定。 先生看完画后说:“没错,是我 早期的作品„„”那客人又要求先生题字。 先生在画上写了“此乃昔年之作,师白又题”。 不料,那人还拿着相机要和先生合影,说出售时有个见证。 家人再三阻拦,可他不依不饶,场面一时尴尬。 这时,先生不紧不慢地说:“合影可以,但我是收费的。 ”那人问:“收多少。 ”先生说:“两万。 ”那人一听,慌忙卷画出了门。 大家“哗”地笑了。 另有一次,一位朋友开车接他,拐弯时未打转向灯,被交警叫下车。 朋友向交警作了一番解释,获得谅解后放了行。 先生不解地问:“警察怎么没罚你。 ”那朋友开玩笑说:“我告诉他,我车上坐的是国画大师娄师白,警察一听赶快 放了我。 ”先生高兴地说:“没想到,我的名字还真管用。 ” 艺无止境。 先生 80 多岁了,还不停地在艺术上追求和探索。 一旁的画案上,放着一份《光明日报》,上面有他刚发表的一幅紫藤。 那幅画一反过去的传统画法,画面极写意、很朦胧,没有紫藤的具体形状,只有印象,上边题着“衰年变法”。 有人赞叹道:“先生有如此勇气从传统中走出来,说明意识、思维有着年轻人一般的新颖和敏锐。 ”不料,他苦笑着说:“编辑和社会上的一些朋友可不赞成我那样画,给我建议说,还是画你原来的那个吧,不要变了。 他们都不接受这种画法。 ”他显得无可奈何。 (选自《 散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少年娄师白不几年功夫,画艺大进,临摹老师作品竟能达到乱真地步。 有一次琉璃厂的画店来人取齐白石的画,齐尚未画出,来人见到侧案上摆着娄师白作品,以为是齐白石画 的,一定要从中取走两张。 事后齐白石为其中的一幅《青蛙芦苇》题:“少怀弟能乱吾真,而不能作伪,吾门客之君子也。 ” (百度百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