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xx-20xx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9 图 13 题。 20.下列关于该区域主体地势特征和判断理由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 河网密布 B.北高南低 北部为高海拔山地 C.中高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 D.周高中低 河流呈向心状 21.图乙表示图甲中 A、 B、 C、 D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最可能的是 (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下图为美洲大陆略图(图 13),图中显示了西海岸部分城市 l、 2月 和 8月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单位: mm)。 读图回答 22~ 25 题。 22.根据图中各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可以推断 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B.利马、阿卡普尔科 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23.从图中推测,每年 8月间 ,受中纬西风带 控制的是 (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B.利马、阿卡普尔科 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利马的年平均降水量仅 21毫米 , 被称为 “ 无雨之都 ” 是因为( ) ① 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控制 ② 秘鲁寒流的影响 ③ 盛行风向基本与海岸平行 ④ 沿岸有稳定的逆温层,水汽难以向上输送凝云致雨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图 14 图 15 25. 秘鲁利马虽然被称为“无雨之都”,但秘鲁沿海地区 每年 却 有 200多天被 “ 大雾笼罩 ” ,其原因是( ) A.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B.气候湿热,水汽多 C.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D.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读图 14 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 ,图中①②③为乌拉尔河三个不同河段水文观测站。 读图中相关信息回答 2627题。 ,正确的是 ( ) ( )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 ①处径流量小 C.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 D.②至③段支流汇入少 ,下渗量多 读图 15,回答 2829 题 ( ) A.位于高原地区 B.位于平原地区 C.温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B.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 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福建省厦门市20xx-20xx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
γ 射线、 c为 α 射线 D. b为 α 射线、 c为 γ 射线 12. 如图所示,物体 A的质量是 B的 2倍,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同时放开两手后的一小段时间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的速率是 B的一半 B. A的动 量和 B的动量相同 C. A受的力大于 B受的力 D. A和 B的总动量为零 13.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
① 分子键线式为 ②相对分子质量为68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 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为 ; ( 2) A 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 型是。 ( 3) B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氢气反应 ⑥一定条件下,能与 CH2=CH2 反应制苯乙烷
药安全使用标准。 ( 2)陈子元在减少农药污染和安全使用农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 6分) ( 3)陈子元被称为 “ 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 ” ,请结合原文分析原因。 ( 6分 ) ( 4) 2020 年,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陈子元 80 华诞时发来贺信,对陈子元的给予高度的评价,结合全文概括他有哪些优秀品质。 ( 8分) 第 II卷表达题 四
,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右上方移动 ,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2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建立了细胞学说 C. 在生命系统中,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D. 新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 30. 血红蛋白的分子共含 574 个氨基酸、 4条肽 链。 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
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 内涵阐释得五花八门 , 网络的放大效 应和 现实社会中的从众心理 推波助澜。 然而它们 “ 偶然创造 — 突然流行 — 日益淡化 — 渐被遗忘 ” ,此类网络热词 最终还是会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 这说明 A.网络热词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心理需要 B.网络热词的流行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 C.网络热词的荒谬性不足以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D.网络热词的“热”与“冷”变换有其规律性
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D、亚洲、拉丁美洲 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2人类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情况不同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