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江汉平原高中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是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纯属本邦血统)、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不包括外邦人、奴隶和妇女 ,因此排除①④,故选 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17.雅典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 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的目的是( ) A.保证所有公民参加国家政治活动 B.建立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 C.提高所有雅典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这是 为鼓励和保证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发工资之前 , 只有家道殷实的贵族才有条件参政 ; 给 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 发放工资之后 , 平民参政也可以无后顾之忧 了 ,故选 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18.在西周的封国齐国的宗法制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 A.周王 B.齐国国 君 C.卿大夫 D.国君长子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材料中所要求回答的是,齐国的宗法制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应是齐国的国君; 周王是全国的大宗,而非齐国的 大宗,排除 A; 卿大夫与齐国国君相比处于小宗地位 ,排除 C; 按照宗法制的 嫡 长子继承制原则,应是 国君嫡长子 继承权力,处于大宗地位,排除 D。 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19.促使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因素是 ①发达的商品经济②平民与贵族的反复斗争③梭伦、 克利斯提尼等伟大人物的改革④妇女及外邦人积极参政议政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因此不可能积极参政议政,排除④即可,故选 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20.柳宗元《封建论》中记载:“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 ,此其所以为得也。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肯定中央集权制度,其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肯定中央集权制度,其维护了国家统一 C.否定中央集权制度,其激化了阶级矛盾 D.否定中央集权制度,其束缚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可见是指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可见是指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维护国家统一,故选 B。 题干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排除 A。 CD与作者的观点不符 ,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1.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相上下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 彼此颉颃(意: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 可知是强调各机构彼此制衡以强化皇权,只有 C符合。 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22.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 “ 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 ” 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B.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C.职能分工明 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D.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题干,我们需要理解 “ 有司 ” 是指 “ 相关部门 ” 、 “ 非有司可得而预也 ” 中的 “ 预 ” 做 “ 干预 ” 理解, “ 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 ” 都是指日常事务。 整段材料的大致意思是:三司管计财之事,日常事务则由相关部门处理,至于涉及郡国之体、安危之机的事情则由中书、枢密院处理,不是与此有关的部门不得干预。 所以题干主要在强调职能分工、各司其职。 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23. 梁启超认为 ,在汉朝 ,中国发生了一场有意义的革命 ,打破了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 这场革命指的是 ( )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理解题干中三代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其贵族政治的特点是各级官吏贵族世袭制,分析选项, A 是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B 是汉代监察体制, D 项是汉代统治思想的演变,这三项都没有起到 “ 打 破贵族政治 ” 即贵族世袭制,察举制是选官制度的重大革新,打破了贵族世袭制,所以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2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 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的数量 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湖北省江汉平原高中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相关推荐
dedness of human beings B. was only a way to laugh at others to make oneself feel better C. had the power to mirror personal glory and national values D. was for people to view the world from another
正确的 ) way, we will learn ___45__ and understand (理解 ) better. ( ) 36. A. read B. see C. drink D. eat ( ) 37. A. knowledge(知识 ) B. sport C. playing D. fruit ( ) 38. A. everyone B. something C. nothing
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乙 )水益涩 ① , 曳 ② 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 ③ 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 ④ ,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 ⑤ 相征逐,真行画图中 !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
若用 K35ClO3与 H37Cl 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6e- B. 生成物 KCl中只含 35Cl C. KCl中既有 35Cl又含 37Cl D. 生成的氯气相对分 子质量约为 16. 将 02 mol KMnO4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后生成 a mol O2;将剩余固体与过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又生成 b mol Cl2,此时锰元素均以 Mn2+形式存在。
五、(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题。 流逝的古典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 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②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 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
g C. l 023个 SO2分子的质量为 32g D.标准状况下, lmol任何物质体积均 为 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其结论正确的是 ( ) A.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Al3+ B.加入 NaOH溶液然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C.加入用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