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内容摘要:

减数分裂正常 ) 不正常卵细胞 不正常子代 不正常精子 不正常子代 减 Ⅰ 时异常 XX XXX、 XXY XY XXY O XO、 YO O XO 减 Ⅱ 时异常 XX XXX、 XXY XX XXX O XO、 YO YY XYY O XO 4. D 【解析】 试题分析:核糖是构成 RNA的成分之一,①错误;脱氧核糖是构成 DNA的 成分之一,②正确;磷酸在 DNA分子和 RNA分子都含有,③正确;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是构成 DNA的碱基,④正确;胸腺嘧啶是构成 DNA的分子组成,⑤正确;尿嘧啶是组成 RNA分子成分之一,⑥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DNA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 内在联系的能力。 5. A 【解析】 秋水仙素处理 处理的是 幼苗 的 茎尖 ,使 茎尖 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茎尖 经过分裂分化形成的 种皮细 、 子房壁细胞 、 果实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而 根细胞 染色体数目不变,故选 A 6. A 【解析】 试题分析:最简捷的方法是 采用自交法,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案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的能力。 7. B 【解析】细胞内的基因有的位于细胞质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故 A错误。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 B正确。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 2个 DNA,但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故C错误。 染色体主要是 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故 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 8.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有 A基因而无 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黄色,所以 黄色植株 的 基因型是 AAbb和 Aabb, A项正确; F1的 基因型是 AaBb,由于 当显性基因 B存在时可抑制 A基因的 表达 ,所以 F1的 花色 表现是 白 色 , B项正确; F1(AaBb)得到的 F2中黄色 个体 (A_bb)占 3/4 1/4= 3/16,则白色个体占 1- 3/16= 13/16,所以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 3︰ 13, C 项错误; F1(AaBb)得到的 F2中 共有基 因型 9种,其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AAbb和 Aabb两种,所以 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 7种 ,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从题干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9. D 【解析】 试题分析: 形成 dsRNA的过程中 , 正义 RNA与反义 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A正确。 题中有“ 酶切后会形成很多小片段称为 siRNA”,说明 siRNA形成是因为酶切开了磷酸二脂键 , B正确。 结合题意, DNA 片段 的 非模板链为 ATTGGC,则转录出的 mRNA 为 AUUGGC,其互补的 RNA 为 UAACCG。 所以 C 正确。 由于 转录出的 mRNA 刚好形成 dsRNA 而产生RNAi 现象使基因沉默 ,所以 D 错。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心法则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应用创新能力。 10. D 【解析】 试题分析: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为 CD、 GH、 IJ、 MN 段,故 A 错误;着丝点分裂发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在 CD、 IJ、 NO过程中,故 B错误; 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为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 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 ,为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二倍,故 C错误; MN包括间期、前期和中期,间期发生了 DNA的复制,复制后 DNA数是 AB段的 2倍,故 D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的规律性变化,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 B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 Rloop结构是由一条 mRNA与 DNA杂合链及一条单链 DNA所组成,而 DNA是由两条 DNA单链组成的,所以 Rloop 结构与正常 DNA片段比较,存在的 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 A 正确; Rloop 结构中的 DNA 单链、 mRNA都与相同的 DNA 链互补配对,所以 DNA 单链形成的 mRNA与其结构中的 mRNA不同, B错误; Rloop结构的形成会影响相关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 C正确; Rloop结构中存在单链结构,所以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娃总数不一定相等, D正确。 【点睛】 12. D 【解析】两队基因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 Ab的卵细胞,与此同时产生的极体是 Ab。 在减数第一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产生的第一 极体是 aB,这个极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极体是aB,故三个极体应是 aB、 aB和 Ab,故 D正确。 不会出现 AB的基因组成,故 A、 C错误。 当然也不可能三个都是 aB,故 B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名师点睛】 配子来源的判断方法 ( 1) 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 2) 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 “ 互补 ” ,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 3) 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 定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13. D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 解: A、子二代岀现性状分离,这是实验现象,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A错误;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3: 1,这是实验结果,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A错误;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1: 1, C错误; 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 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正确. 故选: D.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4. B 【解析】 T2噬菌体和 HIV病毒在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增殖时 , 合成核酸、蛋白质的原料、能源物质和转运 RNA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 由于 T2噬菌体的核酸是 DNA, HIV的核酸是 RNA, 所以在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中 , 用于构成核酸的原料不同 , B项正确。 15. 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解,①中 DNA两条链都作为模板,说明是 DNA复制过程,所以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A错。 ②中只有 DNA的一条链为 模板,说明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有的是 mRNA,有的是 tRNA,有的还是 rRNA,而作为 ③ 的模板只能是 mRNA, B错。 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 tRNA后进入核糖体内的方向,或者说是肽链延长的反方向,即图中从左向右的方向,C正确。 活细胞都能完成转录和翻译,但只有分裂的细胞才会完成 DNA的复制, D错。 考点: 本题考查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以及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的理解能力。 16.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两条链中都有 T是 DNA链,②中两条链都含 U,应是两条 RNA链,③中一条链含 T,一条链含 U,应是 DNA和 RNA链,遗传信息的传递需要 DNA复制,①过程需要解旋酶,故 A 正确。 两条 RNA 链互补配对可能是在核糖上的 mRNA 和 tRNA 的配对,故 B错误。 以 RNA链为模板合成 DNA链应是在逆转录过程中,故 C错误。 ③中存在 6种核苷酸,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17. B 【解析】根据 AaBb 自交, F1 中三角形:卵圆形 =301: 20≈ 15: 1,可知三角形的基因型为A_B_、 A_bb、 aaB_,卵圆形的基因型为 aabb。 F1中三角形个体的基因型 A_B_: A_bb: aaB_=9:3: 3,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 ,这样的个体在 F1中符合要求的基因型中无ab, A_B_中有 5份符合, A_bb和 aaB_中各有 1份符合,则所占的比例可能为 7/15,本题答案为 B。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根据题干中“ 301: 20”≈ 15: 1判断基因型及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