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内容摘要:

A.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权利 B.凡是私有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C.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 D.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思想领导 33.“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体现了 A.承认收入悬殊存在的事实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C.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朱镕基总理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 他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据此回答 34一 35题。 34.党和政府之所以倍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因为 ①这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稳定大局的需要 ②党和国家有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 ③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关组织活动的原则之一 ④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就必须 ①消除城乡和地区差距 ②先富帮后富 ③国家通过分配和税收政策实施宏观调控 ④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60分。 36.图 5是世界人口年龄系数变化示意图。 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图 5,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资料: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 12. 9533亿,比 10年前增加了 1. 3 亿。 0~ 14 岁的少年儿童为 28979 万人,比 10年前下降了 4. 8%。 15~ 64 岁的成年人人口为 88793万人。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 8811万人,比 10年 前上升了 1. 39%。 (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 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_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的是 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________(6分) (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仍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选择填空)( 4分)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 国际人口迁移 ( 3)我国人口的有序流动,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________。 (选择填空)( 4分) ①有效地调整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 ②增加了交通部门的收入,减轻了交通负荷 ③提高了民工的收入和文化技术水平,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④促进了特大城市的形成,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据图 5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 ( 5)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简述我国人口增长快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6分) 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 35分) 材料一 1789年起,每适总统就职典礼的全国性日子,人们都要赋予为合众国作出奉献以新的意义。 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 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 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 8年前 ,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 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 —— 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一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 1941年 1月 20日) 材料二 杜鲁门( 1945~ 1953年任关国总统)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 一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 1)结合材料和史实分析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在历史上分别面对什么重大的政治任务。 ( 9分) ( 2)与传统的经济政策相比,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这种政策在历史上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和长远影响。 ( 9分) ( 3)杜鲁门上台后所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与 1941 年罗斯福就职演说时有什么不同。 ( 8分) ( 4)杜鲁门提出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这种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如何。 ( 9分) 38.图表 6, 1978一 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变化 注: 2020年,我国 GD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