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xx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3月文综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纲常礼教、提倡西学的过程中,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 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 ——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延斌: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家训发展演变的总体特征,并 说明明清时期传统家训步入“鼎盛期”的历史背景。 ( 1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家训衰落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种衰落对当前重树家训的历史启示。 (11 分 ) 41.( 12 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用怎样的眼光打量历史、用怎样的方法理解历史,所影响的决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勾画,更影响即将展开的未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意识形态领 域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苏联国内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 具体表现,第一是在“说事”时,改变历史结论,美其名日“新视角”。 当时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因为“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在朝着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发展,如果革命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以后就中止,那么俄国就可以 建立资产阶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可能早已实现现代化并与西方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了。 第二是在“论人”时,颠覆历史评价,美其名日“复杂论”。 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在赫鲁晓夫时期批判的主要是斯大林个人,以及他在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错误,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已经由此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且进一步直接诋毁列宁。 第三是在“讲史”时,歪曲历史事实,美其名日“再思考”。 最初,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简单地说成是一个“停滞时期”,毫无成就可言。 后来针对斯大林时期,否定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一一一摘编 自陈之骅:《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并运用苏联(俄)的相关史实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 4 45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大量进入议会,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 由于两党轮流执政,使官员也经常的发生变动。 官员的任用不仅以党派为基础 ,而且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的手法,以致卖官鬻爵之事也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 1853 年,克显米亚战争爆发,战争期间,政府的混乱状况暴露无遗,激起民众公喷。 当政的帕累斯顿内阁被迫进行文官制度改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