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重点班试卷内容摘要: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殖产兴业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2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描写的是发生在 19世纪中期的 ( ) A.“黑船事件” B.“武装倒幕” C.“废藩置县” D.“修约运动” 2十九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专制制度 ③实行大政奉还 ④推行文明开化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④ 2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上失败 B.明治维新使日本富强后又发动了战争 C.日本 因明治维新而走向世界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后日益富强 2 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 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 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反映了当时日本民众 ( )。 A.渴望融入世界 B.希望生活安定 C.支持倒幕变法 D.呼吁对外扩张 2以下几组历史事件中符合“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要求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D 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2造成右图 1888~ 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 1889年宪法的颁 布 C.军事工业的刺激 D.殖产兴业的政策 2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根本原因都是 29,下列改革不属于 20世纪世界三大改革的是:( ) A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中国改革开放 D苏联新经济政策 现代化指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分为“原生型”和“传导型”,下列 各国中,不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国家的是 ( ) A.日本 B.英国 C.中国 D.印度 二 材料解析题( 40分) 31:( 22分) 材料一: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外出留学之风。 在中国近代, 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 ”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 数十年,但在人数上,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 1)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进。 根据材料 四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 1895~ 1906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 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 12分)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由落后走向富强的起点,殖产兴业是其中重要环节。 三菱,三座位号 班级 姓名 考室。江西省上饶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重点班试卷
相关推荐
毒,它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方法。 I、甲醇可以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 ,缓解能源紧张。 利用 CO可以合成甲醇。 (2)一定条件下 ,在容积为 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mol CO与 2a mol H2合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 P1__ P2(填 “ > ” 、 “ ” 或 “ =” ),理由是 ② 该甲醇合成反应在 A点的平衡常数
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 不断增 强 地位逐步提高 改革走向深入 开放融入世界 1953 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 社论 ,写道:“工业化 —— 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
释放,到达 C 点时得到不同的 F值,将对应的 F与 H的值描绘在 FH图象中,如图所示,则由此可 知( ) A.图线的斜率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B. b点坐标的绝对值与物块的质量成正比 C. a的坐标与物块的质量无关 D.只改变斜面倾角 , a、 b两点的坐标均不变 21. 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 h= m处
||2ONOMOR是否为定值。 ③斜率为 1 的直线 1l 过点 )0,1(F交轨迹 2E 于 AB, T 为轨迹 2E 上一点,且 OT OBOA , 71022 求的值。 21. 已知函数 3 2 2( ) 2f x x ax a x )0( a , ⑴ 若 1x 为 ()y f x 的极值点 , 求 ()fx的单调区间; ⑵ 如果对于一切 1x
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 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 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
an with Alex. Alex was a oneyearold African grey parrot and Irene taught him to produce the sound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 thought if he learned to municate, I could ask him questions about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