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内容摘要:

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 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 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 “自然世界 ”“社会世界 ”“人文世界 ”三个不同 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 ① 审题划重点, ② 通读标段号, ③定位划重点, ④ 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 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解答】 B. “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错,从原文第二段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 ”来看,文人们爱竹是为了自身的解脱. 故选: B.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 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将 “刚柔忠义 ”等品格赋予竹子,将 “亲慈子孝 ”、 “尊敬长者 ”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B.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C.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 “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D. “竹林七贤 ”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 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解答】 C “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分析错误,原文第一段为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是审美趣味、文化影响等使然. 故选: C. 二、古诗文阅读 4.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高祖胜,以燕。 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 或云北人谓归义为 “豆卢 ”,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 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 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 川相与肄射 ,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 及周文 ① 讨悦,宁与李弼来归。 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 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 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 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 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 十六年,拜大将军。 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 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 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 军。 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 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 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 薨于同州。 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 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绩。 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 宁曰: “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 ”遂以绩嗣。 时以此多之。 及宁薨,绩袭爵。 【注】 ① 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 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 20 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 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节选自《 北史 •豆卢宁传》) ( 1)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魏永安中 /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 /以破万俟丑奴功 /赐爵灵寿县男 /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 /相与肄射 B.魏永安中 /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 /以破万俟丑奴 /功赐爵灵寿县男 /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 /相与肄射 C.魏永安中 /以别将随尔硃天光 /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 /赐爵灵寿县男 /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 /相与肄射 D.魏永安中 /以别将随尔硃天光 /入关以破万俟丑奴 /功赐爵灵寿县男 /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 /相与肄射 ( 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甲子是天干地支纪时循环中的第一个。 古人创设十二天干、十地支,彼此两相组合用于纪时,六十为一轮回,并用以记年、月、日、时。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等等。 D.持节: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B A.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 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B.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 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于骑射。 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 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 在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 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 亲子出生后仍把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 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② 宁曰: “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 ”遂以绩嗣。 时以此多之。 【考点】 文言文阅读. 【分析】 (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能力. ( 2)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文主要内容及古典文化常识的基本能力. (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 ( 4)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能力. 【解答】 ( 1) “朱天光 ”是 “以别将随尔 … 入关 ”的主语,此处不应该断句,故排除CD, “功 ”表明前文的功劳,此处不应该断开,排除 B.故选 A.这句话的意思是 “永安年间,凭借别将的身份跟随尔朱天光入关,加任都督.又因打败万俟丑奴的功劳,赐爵位灵寿县男.豆卢宁曾经跟梁定在平凉川相遇,两人一起练习射箭. ” ( 2) B、题干中 “十二天干、十地支 ”错误,应该是 “十二地支、十天干 ”.故选 B. (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 项 “有威重 ”非德高望重之意,是有威严之意,属于曲解词义. “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 ”错,原 文 “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 ”因凭借其子豆卢宁之功被追赠大将军,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故选 B. ( 4) ① 从:跟随;擒:擒拿;复:收复;除:授予官职.豆卢宁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朝廷授任他为武卫大将军,兼任大都督. ② 吾何择焉:宾语前置句;遂以勣嗣:省略句;犹:好像、如同;择:挑选;嗣:继承人;多:称赞.句子翻译为:豆卢宁说: “兄弟的儿子,就好像(如同)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对于我有什么区别呢。 (我还挑选什么呢。 ) ”最终把豆卢绩作为继承人,世人因此都称赞他. 答案: ( 1) A ( 2) B ( 3) B ( 4) ① 豆卢宁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朝廷授任他为武卫大将军,兼任大都督. ② 豆卢宁说: “兄弟的儿子,就好像(如同)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对于我有什么区别呢。 (我还挑选什么呢。 ) ”最终把豆卢绩作为继承人,世人因此都称赞 他. 参考译文: 豆卢宁,字永安,是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是前燕皇室旁支,北地王慕容精之后.豆卢宁的高祖父慕容胜在燕地,于皇始初年归顺北魏,授任长乐郡守,道武帝拓跋珪赐姓豆卢,一说鲜卑人称归义为 “豆卢 ”,故以此为姓,又一说是因为避难而改.豆卢宁的父亲豆卢长是柔玄军镇的镇将 ,有威严,被当时的人所称颂.武成初年,因为豆卢宁显著的功勋,朝廷追赠豆卢长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豆卢宁年轻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长骑马射箭.永安年间,凭借别将的身份跟随尔朱天光入关,加任都督.又因打败万俟丑奴的功劳,赐爵位灵寿县男.豆卢宁曾经跟梁仚定在平凉川相遇,两人一起练习射箭.豆卢宁就在百步之外悬挂莎草向它射去,一共射出七箭,中了五箭.梁仚定佩服他的才能,赠送给他丰厚的财物.尔朱天光战败后,侯莫陈悦谋反,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北魏孝武帝西迁,豆卢 宁以奉迎之功,被封为河阳县伯,后来被晋封为公,豆卢宁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攻破沙苑,朝廷授任他为武卫大将军,兼任大都督. 大统七年,豆卢宁跟从于谨在上郡打败稽胡统帅刘平伏.到梁定谋反时,朝廷任命豆卢宁为军司,监察陇右诸军事.贼军叛乱平定后,豆卢宁的官位提升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统九年,豆卢宁跟从宇文泰迎接高仲密,与东魏军队在邙山作战,又升任左卫将军,进爵为范阳郡公,大统十六年,豆卢宁被任命为大将军.羌人主帅傍乞铁忽和郑五丑等人反叛,豆卢宁率领众将前往讨伐,平定叛乱.西魏恭帝二年 ,朝廷改封豆卢宁为武阳郡公,升任尚书右仆射.北周孝闵帝即位,授任豆卢宁为柱国大将军.武成元年,豆卢宁出任同州刺史.升任大司寇,进爵楚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加盐亭县食邑一千户,收取那里的租税.保定四年,豆卢宁担任岐州刺史.恰巧大军东征,豆卢宁抱病登车跟从大军出征.在同州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同州、鄘州等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号昭.当初豆卢宁还没有儿子时,就收养弟弟豆卢永恩之子豆卢绩.等到生下儿子豆卢赞,亲属都来请求让豆卢赞作为继承人.豆卢宁说: “兄弟的儿子,就好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我还挑选什么呢。 ”于是把 豆卢绩当作自己的继承人,世人因此都 称赞他.等到豆卢宁去世,豆卢绩承袭了他的爵位. 5.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 “寒食节 ”,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 1)本诗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 2)本诗尾联运用 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考点】 思乡怀人诗. 【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能力层级,鉴赏评价 D; (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筛选文学作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分析综合 C; 【解答】 (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旨,然后鉴赏诗文的 “颔联和颈联 ”写景的诗句,鉴赏诗人写了什么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颔联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描绘了作者在许昌道中寒食节气所见春天生机勃勃、风雨不歇 的景色:绿竹青青,照映在附近水畔桃花灿灿、连村火红一片;诗句的颈联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春雨绵绵、阻碍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色将暮;根据诗句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借颔联、颈联的写景,为诗人抒情做铺垫;红花绿竹、春雨春风,都是清丽可乐乏景,诗人细腻描绘却是为了抒发自己佳节孤独寂寥、羁旅漂泊无奈的情感,以乐景写哀请,倍增其哀. (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筛选文学作品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