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内容摘要:

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植物有害的还原物质。 ( 3)土壤空气 土壤中空气成分与大气是不同的,且不如大气中稳定。 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 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 10%以下,此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 土壤空气中 CO2含量比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 %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植物叶子 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 但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 CO2的浓度常可达 10~15%,这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发, CO2的进一步增加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植物窒息死亡。 土壤通气不良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活动,使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但若过分通气又会使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太快,使土壤中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 4)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具有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 一般夏季、白天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夜间相反。 但土壤温度在 35~100cm以下无昼夜变化, 30m以下无季节变化。 土壤温度能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还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能力。 大多数作物在 10~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