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内容摘要:
就是读书、做学问。 结果是,其学术影响力不但一直在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而且据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过去十年中,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俞可平发表论文的 引用率也高居榜首。 在俞可平看来,做学问有两种:一种是“尘世的学问”,一种是“天国的学问”。 “这两种学问的性质不一样,前者是对策研究,为现实服务;后者是纯学问,属于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他说。 重回校园的俞可平,希望能做自己的“天国的学问”。 他说,“现在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但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思想、原创理论太少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在这么重大的转型时期,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 ” 他坦率地说以前在中央编译局,尽管是分管科研,但行政事务仍很多,确实感觉时间不够用。 ” 同时,俞可平也希望用 自己的行动实践中央提出的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原则。 “我做了 14年的副局长了,我自己研究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了解一般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不得超过8年,我已经超过任期 6年了,我应当带头能上能下。 ” “中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今后我将有更多的时间仰望星空。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为官的时候已经著作等身;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在敏感地带游刃有余,新意频出又从不逾矩„„如今,他辞官归学,投身于中国的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原创性思想的生产。 ”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 ②在中央编译局,俞可平参与了很多中央的重大决策调研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建设工程。 他发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推动中国政府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做了不少努力。 还发起了中国社会创新奖,推动中国的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创新,鼓励它们为社会进步做贡献。 — 刘巍《从“教官”到教授俞可平的两种责任》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俞可平用他 的经历颠覆了学而优则仕的进阶逻辑,在仕途上已经做到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辞职后选择了回北大。 B. 俞可平考人大学后选择政史专业、哲学专业,主要是受家庭和时代影响,而后来他转向中国政治则完全是源于内心的责任感。 C. 俞可平在中央编译局分管科研,其学术影响力一直在相关研究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发表论文的引用率也比较高。 D. 俞可平认为“天国的学问”是纯学问,他希望做“天国的学问”,解决中国在重大转型期原创思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俞可平是中国首批政治学博士,是赵宝煦的开门弟子,这使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为社会的进步做点什么。 B. — 直以来,人们关注俞可平大胆而犀利的学术观点,但很少有人知晓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细节,而这些被忽略的部分也是值得关注的。 C. 尽管从政多年,但仍然保持着学者的习惯和作息,很少参加应酬,将全部精力用于学术研究,这是俞可平在为官时就已著作等身的原因之一。 D. 中央关干干部任用有“干部能卜能下”的用人原则,俞可平辞官归学,除了热衷学术,也有带头践行中央提出的用人原则的考虑。 E. 文章多次引用了俞可平自己的话, 有助于读者直观地了解其经历和思想,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俞可平对责任是如何理解的。 又是怎样践行的。 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6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轼,字用敬,公安人。 天顺八年进士。 授大理右评事,迁右寺正。 录囚四川,平反百馀人, 擢 . 四川副使。 岁凶,请官银十万两为籴费。 以按嘉定同知盛崇仁赃罪,被讦下吏。 事白,还职,改陕西。 弘治初,擢四川按察使。 三年迁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旋命 巡抚 . . 贵 州。 明年入为大理卿,诏与刑部裁定条例颁天下。 十三年拜南京户部尚书。 寻命兼左副都御史,督贵州军务,讨普安贼妇米鲁。 时镇守中官杨友、总兵官曹恺、巡抚钱钺共发兵讨鲁,大败于阿马坡。 都指挥吴远被执,普安几陷。 友等请济师,乃以命轼。 轼未至,而友等遣人招贼。 贼扬言欲降,益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势愈炽。 又乘间劫执友。 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史韬、李雄、吴达等死焉。 轼至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 都指挥张泰等渡江 追击,指挥刘怀等遂进解安南卫围,而恺、通及都指挥李政亦各破贼寨。 贼还攻平夷卫及大河、扼勒诸堡,都御史陈金以云南兵御之。 贼遁归马尾笼寨。 官军聚攻益急,土官凤英等格杀米鲁,馀党遂平。 用兵凡五月,破贼寨千馀,斩首四千八百有奇,俘获一千二百。 捷闻,帝大喜,嘉劳。 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 已,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 连乞致仕,不允。 武宗立,遇疾复请。 诏加 太子太保 . . . .。 赐敕 乘传 . . 归。 卒,赠太保,谥襄简。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轼至以 便宜 /调广西等地官军 /土兵 /八万人合贵州兵 /分八道进 /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 /十五年正月 /参将赵晟破六坠寨 /贼遁 /过盘江 / B. 轼至 /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 /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 /分八道 /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 /十五年正月 /参将赵晟破 /六坠寨贼遁 /过盘江 / C. 轼至 /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 /土兵八万人 /合贵州兵 /分八道进 /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 /十五年正月 /参将赵晟破六坠寨 /贼遁 /过盘江 / D. 轼至 /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 /土兵八万人 /合贵州 /兵分八道进使 /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 /十五年正月 /参将。辽宁省沈阳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相关推荐
史处)。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 6分) 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 5分) (三 )理解性默写( 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分) (
8. B 二、填空题(每小题 3分,共 24分) % 14. 15. 16. 32 或 或 4 三、解答题(第 19题 10分, 第 20 题12分,共 22分) 第 26 题图 第 25 题图① 第 25 题图② 233cm 123 19( 1)( 2,3) 2 图正确 6 ( 2)图正确 10 20.( 1) 解: 3 5 ( 2) 解: Rt△ DBC 中 , sin∠DBC
COOH NH2 COOH A. 2, 2, 2 B. 3, 3, 2 C. 4, 3, 3 D. 3, 4, 3 2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既消耗细胞能量,也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 m1 的加速度 a的大小与 m2的关系大致如下图所示中的图 11. (多选) 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 A到水面 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 A 处自由滑向 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甲比乙先到达 B 处 12.( 多 选) 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
: ( 1)为了减小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如果待测电阻和电表内阻未知,可观察电表的变化;当开关由 a 点变到接触 b 点时,电流表变化显著,则开关应接在 点,测量误差较小。 ( 2)如果已知待测电阻和电表内阻的大约值,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进行的操作:当 2x V AR R R 时,开关应接在 点。 ( 3)如果已知电压表内阻的准确值,则开关应接在 点测量没有系统误差。 ⒕ (
ve tied the elements available before into a package of courses offered by leading universities worldwide on a new software platform, with a new way of promoting it and also a new social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