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卷内容摘要:
(二)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 14—— 16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说者,其知皆当矣,厚者为 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1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娱其意 (儿子) B、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下雨) C、暮而果大亡其财 (丢失) 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被) 1“此二说者,其知皆当矣”,“此二说者”指的是( ) A、宋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 B、宋富人和邻人之父 C、郑武公和关其思 D、关其思和邻人之父 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正确意思是( ) A、关系密切的被杀了 ,关系疏远的受到怀疑,这说明知道情况并不难,而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太难了。 B、进谏的话说重了(君王)就要杀人,说轻了(君王)就要怀疑人,这说明不是知道情况困难,而是处理它更困难。 C、重者被杀,轻者被怀疑,这说明知道问题并不难,恰当地处理它是难的。 D、厚道的被杀,浅薄的被怀疑,这说明了解问题并不难,而是如何量刑更困难。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 20题( 12分,每小题 3 分) 经过 1600 年的努力,数学家终于证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高的建筑者。 四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蜂窝的 优美形状,是自然界最有效劳动的代表。 他猜想,人们所见到的、截面呈六边形的蜂窝,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的。 他的这一猜想称为“蜂窝猜想”,但这一猜想一直没有人能证明。 几周前,美密执安大学数学家黑尔宣称,他已破解这一猜想。 蜂窝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 蜜蜂建巢时,青壮年工蜂负责分泌片状新鲜蜂蜡,每片只有针头大小。 而另一些工蜂则负责将这些蜂腊仔细摆放到一定的位置,以形成竖直六面柱体。 每一面蜂蜡隔墙厚度不到 ,误差只有。 六面隔墙宽度完全相同,墙之间的角度正好是 120度,形成一个完美的几 何图形。 人们一直疑问,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 隔墙为什么是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 虽然蜂窝是一个三维体建筑,但每一个蜂窝都是六面柱体,而蜂蜡墙的总面积仅与蜂巢的截面有关。 由此引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寻找面积最大、周长最小的平面图形。 1943 年,匈牙利数学家陶斯巧妙地证明,在所有首尾相连的多边形中,正多边形的周长是最小的。 但如果多边形的边是曲线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陶斯认为,正六边形与其他任何形状的图形相比,它的周长最小,但他不能证明这一点。 而黑尔在考虑了周边是曲线时,无论是曲线向外 突,还是向内凹,都证明了由许多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周长最小。 他已将 19页的证明过程放在因特网上,许多专家都已看到了这一证明,认为黑尔的证明是正确的。 1文中画线句中“破解”一词的意思是( ) A、弄清了蜂窝的优美形状为什么说是自然界最有效劳动的代表。 B、证明了截面呈六边形的蜂窝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造成的。 C、了解到蜜蜂建巢时,青壮年工蜂负责分泌片状新鲜蜂蜡;而另一些工蜂则负责将这些蜂 腊仔细摆放到一定的位置。 D、解答了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的问题。 1下列与黑尔所做的研究的内容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 A、寻找面积最大、周长最小的平面图形。 B、证明在所有首尾相连的多边形中,正多边形的周长是最小的。 C、证明周边是曲线时,由许多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周长最小。 D、论证每一面蜂蜡隔墙厚度不到 ;误差只有。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卷
相关推荐
二年增长的百分率为 p2, 第四年比第 三增长的百分率为 p3, 且 p1+p2+p3=1, 给出如下数值:① 72 ;② 52 ;③ 31 ;④ 21 ;⑤ 32 .则其中可能成为这四间市场年需求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的是 .(要求:把 可能的数值的序号都填上) 三、 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等差数列 {an}中公差 d≠ 0,前 6 项的和 S6=0,若 am, am+1,
题。 (20 分 ) 崔思兢,则天朝,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 告者先诱藏宣家妾,而云妾将 发 其谋,宣乃杀之, 投尸于洛水。 行岌按,略无状。 则天怒, 令重按。 行岌奏如初。 则天曰:“崔宣反状分明,汝宽纵之。 我令俊臣勘。 汝毋悔。 ”行岌曰:“臣推事不若俊臣,陛下委臣,须实状 .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 ?臣必以为陛下试臣耳。 ”则天厉色曰:“崔宣若实曾杀妾,反状自然明矣
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1对这首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驿外断桥边”交代了作者自己的行踪:在驿站外面,断桥旁边,看到寂寞开放的梅花,引起作者感情的波澜。 B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梅花在黄昏的时刻本已十分孤寂愁苦,偏偏又加上狂风急雨的侵袭。 C “无意苦争春”说的是梅花并不想为自己争得什么;“一任群芳妒”中的“一任”两 字,并不是甘心任凭“群芳”的摆布
,其中 X细胞是指 : A. B 细胞 B. T 细胞 C. 浆 细胞 D.效应 T 细胞 25.右面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稳定 D.无法确定 26. “ S” 型 曲线和 “ J” 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 “ S” 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 ( 养料 ) 充足 B.没有敌害
that a trusted neighbour has been asked to pick up the mail. Thieves are especially quick to notice piledup newspapers and overfilled mail boxes. 59. Why did the writer begin this piece with a
分裂而长成胚胎,无性繁殖是通过细胞核的分裂而长成胚胎。 C.“多利”是科学家用它父母的体细胞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组装”出的克隆体,因此克隆羊“多利”没有亲生父母。 D.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这 种技术表明利用动物的体细胞也能发展完整的生命个体。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共 6道小题, 12—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 17 小题 5 分,共15分) 戴胄